促进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本文选题:黑龙江省 + 城镇化 ; 参考:《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一直以来,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反映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程飞速,1952年至2012年由28.80%增长至56.0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57%,其中财政支持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省财政厅出台过多项涉及城镇化的财政政策,对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 文章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通过研究黑龙江省目前政府购买与地方收费相结合保证市县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财政补贴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等财政政策在黑龙江省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总结黑龙江省当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财政政策的优势及不足,利用EVIEWS6.0软件建模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收支与城镇化率之间有数量关系得出黑龙江省财政政策对城镇化的影响,分析巴西、日本、台湾省、吉林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财政支持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其优秀做法指导黑龙江省财政政策改进方向,针对黑龙江省存在的优化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不完善、对于乡镇发展投入力量不足、流转税改革削弱城镇化资金来源、缺乏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财政政策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出专项收费与专项拨款结合促进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结合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设立试点乡镇促进产业集聚、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城镇化资金、增加财政支出支持关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等政策,以期对黑龙江省进一步出台财政政策支持城镇化发展有所借鉴。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 up ,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increased from 28.80 % to 56.09 % , which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of 52.57 % . The financial suppor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scientific , systematic , feasible and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indexes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fiscal polic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y combining the government purchase with local charg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F8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益成;论正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2 周洪 ,马栓友 ,马君;“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性高级专题研讨会”综述[J];当代财经;2001年12期
3 巫孝文,朱亮兵;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及应进一步采取的对策[J];湖北财税;2001年16期
4 甘行琼;积极财政政策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J];湖北财税;2001年18期
5 韩凤芹;2001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取向[J];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05期
6 李延均,张骏;谨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努力实现“内在拉动”[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10期
7 王小广;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淡出”[J];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8 孙俊芳;王翠芳;;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1年04期
9 李振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与问题[J];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09期
10 张国云;;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兴方;;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2 杜云;;我国财政政策的路径演化与效率检验——基于30年改革开放的数据和经验[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韩庆华;王晓红;;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实证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4 马英俊;;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中义;;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曲永义;袁红英;李广杰;张文;;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支持科技自主创新[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政策问题探讨[A];全国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汇编(2006)[C];2006年
8 ;第三十一章 我国景气循环中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9 柳建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10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财政政策[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迎晖;2004:新积极财政政策上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2 贾康 作者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有保有控 促进财政政策全面转型[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特派记者 田晓明;积极财政政策没有“淡出”[N];国际金融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赵江山;财政政策柔性调整下转向稳健[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记者:项志华;以科学发展观定位财政政策[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延春;财政政策适时而变[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徐荣安;我们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8 王东京 李莉;财政政策瑕瑜互见[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卢中原 孟春 陈昌盛;财政政策应由“积极”转向“适中”[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10 贾康;从“积极”到“稳健”:财政政策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勇;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7年
2 张信柱;积极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黄耀军;我国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张弘力;论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5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牟发兵;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欧阳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勇;以内需结构调整为导向的财政政策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王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10 陈荣凯;扩大需求的财政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如慧;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的选择[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莹;我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3 刘娟;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许彦;论财政政策与贷币政策的协调配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罗伟忠;迥异的市场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胡_g;论区域性财政政策——兼论促进我国中西部发展的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7 宋雪飞;对买方市场下财政政策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8 蔡登峰;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财政政策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9 赵合云;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王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D];石油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1831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3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