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城市建设的动因、过程与路径选择——基于杭州市中心镇改革的思考
本文选题:新型城镇化 + 小城市建设 ; 参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新型城镇化肩负着统筹城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是新时期中央和地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杭州市新型小城市建设的动因、过程与未来可能的路径选择来看,地方政府以行政主导方式开启了新型城市化之路,但政绩导向却没有把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导致新型城镇化政策为内外因素所削弱。为此,新型城市化需要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同与合作作用,创新城镇行政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制,使小城市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的法治化,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Abstract]:New urbaniz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new period. Judging from the motivation, process and possible path choice of Hangzhou's new small city construc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opened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road by way of administrative leading, but the performance orientation has not changed the government's fun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refore, new urbanization needs to bring into play the synergistic and cooperative role of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to innovate the system of urban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and to make small cities perform their functions and exercise power by law. Improve efficiency and public service capacity.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杭州市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编号:20130834M03)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研究成果(编号:14ZJQN005YB) 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基金课题
【分类号】:F299.2;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2 毛丹;王燕锋;;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J];社会学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进;侯远志;;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2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3 谭灵芝;潘家华;郑艳;;三峡库区传统环境权利剥夺研究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操世元;王永胜;;“村转居”社区:特点、问题与建设方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张帆;;中国城市蔓延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吴琳;杨瑜娴;;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J];桂海论丛;2012年01期
7 朱西西;;农民市民化研究:反思与重构[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8 郭成亮;;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城市化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2年10期
9 刘晔;刘于琪;李志刚;;“后城中村”时代村民的市民化研究——以广州猎德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7期
10 李郇;殷江滨;;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发展的新动力[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石坚;;基于区位理论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望佳琪;刘卫东;;农民拆村建居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宁波市姜山镇的908份调查问卷[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建胜;;城市化进程中的撤村建居:积极判断与消极判断——以杭州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韩峰;;基于空间关联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6 袁怀宇;;湖南城镇化水平与发展路径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7 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政府干预与市场选择——一个拓展的分析框架[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9 程名望;史清华;潘p,
本文编号:1854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5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