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考虑碳排放的废钢铁再制造多目标调度降维模型及算法

发布时间:2018-05-16 23:38

  本文选题:碳排放 + 废钢铁再制造 ; 参考:《系统工程》2015年09期


【摘要】:针对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在考虑废钢铁再制造特殊生产工艺的前提下,构建了碳排放最小、设备利用率最高、客户满意度最优的废钢铁再制造多目标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在第一阶段对生产调度中部分变量、约束和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模型进行简化,突出影响调度问题的主要因素,并构造了原调度问题的对称问题。第二阶段结合算例,计算了不同权重下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比较分析了碳排放等目标函数对生产调度的影响,结论表明:设备利用率和碳排放在生产调度问题中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节能和减排具有一致性,可以其中之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目标函数;为了尽快响应客户要求钢铁企业要付出更大的碳排放代价;碳排放作为目标函数并不总能显著影响生产调度问题,某些情况下,作为约束条件对生产调度的作用更显著。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re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cheduling of scrap iron and steel, a multi-objective production scheduling model of scrap steel remanufacturing with minimum carbon emission, the highest utilization of equipment and the best customer satisfaction is constructed on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production process of scrap iron and steel remanufacturing. Genetic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first stage, the relations among some variables, constraints and objective functions in production schedul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model is simplifi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scheduling problem are highlighted, and the symmetry problem of the original scheduling problem is constructed. In the second stage, combined with an example, the production scheduling problem of scrap steel remanufacturing under different weights is calculated, and the effect of carbon emission and other objective functions on production scheduling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quipment utilization ratio and carbon emission in production scheduling problem, and there is consistency betwee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ne of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customers' demand for steel enterprises to pay more carbon emission costs as soon as possible, carbon emissions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can not alway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scheduling problem, in some cases, as a constraint on production scheduling is more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54;7097102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133)
【分类号】:F426.3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匡迪;;低碳经济与钢铁工业[J];钢铁;2010年03期

2 侯玉梅;梁聪智;田歆;潘登;;我国钢铁行业碳足迹及相关减排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阳;杨云超;;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10期

2 郭同来;柳政根;储满生;;高炉喷吹焦炉煤气风口回旋区的数学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3 陈冠军;滑铁钢;刘秀珍;;首钢节能技术进步[J];钢铁;2011年02期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李平;;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5 高建军;郭培民;;高炉富氧喷吹焦炉煤气对CO_2减排规律研究[J];钢铁钒钛;2010年03期

6 高建军;齐渊洪;周渝生;严定鎏;;氧气高炉炼铁技术分析[J];钢铁钒钛;2012年02期

7 李士琦;吴龙;纪志军;陈海勇;;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现状及对策[J];钢铁研究;2011年03期

8 陈冠军;张忠结;陈军;向英;徐珊玲;;首钢轧钢加热炉的节能[J];工业炉;2011年01期

9 颜云云;陈石;佘元冠;;中国钢铁工业的低碳经济分析及发展途径[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10 付丽苹;刘爱东;;征收碳税对高碳企业转型的激励模型[J];系统工程;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渊洪;高建军;周渝生;严定鎏;;氧气高炉的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问题分析[A];2011年全国冶金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陈冠军;张忠结;陈军;向英;徐珊玲;;首钢轧钢加热炉节能[A];2010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陈冠军;张建良;马金芳;贾军民;陈杉杉;王尉平;;高炉高风温试验研究进展[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忠;陈开;;钢铁能源管理系统与流程网络系统节能技术展望[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樊波;上官方钦;周继程;干磊;张春霞;;降低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探讨[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士琦;吴龙;纪志军;陈海勇;;中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现况及对策[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冠军;滑铁钢;刘秀珍;;首钢节能技术进步[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冠军;张建良;马金芳;贾军民;陈杉杉;王尉平;;高炉高风温试验研究进展[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冠军;张忠结;陈军;向英;徐珊玲;;首钢轧钢加热炉节能[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宋量;;低碳经济下铸造企业的战略调整[A];中国铸造行业第五届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胡凯林;钢铁企业散装原料场运行调度与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红光;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付丽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行为主体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小辉;基于燃料分层分布的烟气循环烧结工艺仿真与优化[D];中南大学;2013年

7 李红娟;钢铁企业煤气系统预测及优化调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洪丞;机械制造系统碳排放动态特性及其碳效率评估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于洋;中国二氧化碳净排放和驱动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凯;超高强度管线钢组织性能控制与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祚江;东北地区工业低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芮义斌;A钢铁公司战略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董敏亚;钢铁企业副产煤气调度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蕊娇;中国应对全球绿色碳博弈之破立有道[D];东华大学;2013年

5 董琳琳;江西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刘志;电力行业碳盘查方法与指标体系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田闻旭;引导北京能源合理消费的能源价格政策分析模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侯博;1991-2011年山西省碳排放特征及其气候影响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雷华卫;我国各地区钢铁行业能源效率及节能减排潜力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10 孟大伟;基于可中断负荷的区域钢铁企业碳减排及利润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7期

2 杨晓东,张玲;钢铁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J];钢铁;2003年07期

3 范进;赵定涛;洪进;朱云浩;;基于消费的嵌入式碳足迹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4 罗希;张绍良;卞晓红;张韦唯;;我国交通运输业碳足迹测算[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王克;王灿;吕学都;陈吉宁;;基于LEAP的中国钢铁行业CO_2减排潜力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6 纪芙蓉;赵先贵;朱艳;;中国化石能源与电能利用碳排放足迹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蓝家程;傅瓦利;袁波;张婷;彭景涛;;重庆市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及碳足迹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1期

8 李岭;;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钢铁工业碳足迹研究[J];冶金自动化;2011年06期

9 马倩倩;卢宝荣;张清文;;碳足迹评价及其在造纸行业的应用[J];中国造纸;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废钢铁国家标准颁布实施[J];广西节能;2005年01期

2 王镇武;阎启平;;中国废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钢铁业;2005年03期

3 闫启平;;中国废钢铁产业的投资前景看好[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年07期

4 孟俊霞;王经;;废钢铁降本增效工作的几点措施[J];包钢科技;2010年02期

5 秋实;;韩国:独特控制废钢铁的方法[J];资源再生;2010年06期

6 闫启平;;2011年我国废钢铁市场将持续健康运行[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年04期

7 闫启平;;经济转型中的中国废钢铁投资市场[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年02期

8 谢开慧;;国内外废钢铁资源调查与测算回顾[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年02期

9 闫启平;;2012年我国废钢铁将继续供不应求[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2年04期

10 ;国内外废钢铁资源调查与测算回顾[J];广西节能;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闫启平;;2009年中国废钢铁市场发展趋势(特钢学会发言提纲)[A];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传典;陶晋;;应该重视废钢铁产业和海绵铁产业的建设[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3 ;资源[A];2011~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科学与技术发展指南[C];2012年

4 王国华;王冠宝;;废钢铁炉料与钢铁工业节能降耗的现状和展望[A];199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种道溪;废钢铁新含义带来新问题[N];世界金属导报;2001年

2 陶永根;申城轻薄料专用废钢铁行情强劲攀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3 ;韩国废钢铁价格呈上升趋势[N];中国冶金报;2005年

4 欧浦;河南亟须再造废钢铁回收业[N];现代物流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欣民 方雪萍;合理利用国内外废钢铁资源[N];中国冶金报;2004年

6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秘书长 闫启平;我国废钢铁的回收及利用[N];中国冶金报;2004年

7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秘书长 阎启平;新国家标准《废钢铁》颁布实施[N];中国冶金报;2004年

8 中国废钢应用协会秘书长 阎启平;废钢铁行业将会成为中国一个新兴产业[N];中国冶金报;2005年

9 阎启平;中日废钢铁行业将建长期资源战略合作关系[N];中国冶金报;2005年

10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秘书长 闫启平;我国废钢铁市场运行分析[N];物资信息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淡群;粤东废钢铁进口配送中心商业策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董天舒;汽车制造企业废钢铁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曹艳;废钢铁生产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98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98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