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本文选题:市场分割 + 资源配置 ; 参考:《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摘要】: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及资源误配置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而资源误配置是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当资本-劳动呈替代关系时,资源误配置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基于2001年~2013年的"资源误配系数"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地区间的资源误配置显著降低了国民劳动收入份额,即使控制了影响劳动份额的其他因素后,结论仍是显著并稳健的。因此通过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Abstract]:The low share of labor income and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re two important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low share of labor income in China. The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that when the capital-labor relationship is substituted,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ill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labor income share. The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Resource misallocation coefficient" from 2001 to 2013 shows that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mong regions in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hare of national labor incom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other factors affecting the share of labor, the conclusion is still significant and robust. Therefore, by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factor markets,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3YLJ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62186)
【分类号】:F224;F24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2 李清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13年03期
3 魏下海;董志强;刘愿;;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5期
4 王宋涛;;中国居民消费率缘何下降?——基于宏观消费函数的多因素分解[J];财经研究;2014年06期
5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6 冼国明;杨长志;;外资所有权与工资升水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年03期
7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8 银温泉,才婉茹;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9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10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4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5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6 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7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周达;中国双市场体系理论探讨——对双市场体系下的低消费率与最终消费的模型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曾剑秋;丁珂;;内外经济循环理论与大国经济发展策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俞静;;地方性国家统合主义、寻租和中国汽车产业政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5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唐红涛;;1985-2006年城乡商品市场分割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磊;;以“政府间协调度”替代“企业满意度”考核指标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9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7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8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小丰;范辉;;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2 薛爽;肖星;;捐赠:民营企业强化政治关联的手段?[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3 黄乾;魏下海;;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04期
4 姜磊;王昭凤;;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5 邢志平;;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研究——基于人口年龄结构和养老保险制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赵人伟;;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问题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07期
7 钞小静;任保平;惠康;;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3期
8 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9 张杰;黄泰岩;;中国企业的工资变化趋势与决定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10 游士兵;刘志杰;黄炳南;杨涛;;3G-GDP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初探[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蔡f ;[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兴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和非劳动收入[J];群言;2003年02期
2 鲁新安;;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比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3 李香喜;;对“保护非劳动收入”的理论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4 蒋晓征;;公务员非劳动收入的经济学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1期
5 彭腾;;论提高我国现阶段的劳动收入[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年04期
7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J];城市规划通讯;2009年21期
8 李稻葵;何梦杰;刘霖林;;我国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下降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比重的U型规律[J];创新;2010年02期
10 周晓梅;宋春艳;;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的非劳动收入中的剥削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丽辉;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N];人民日报;2010年
2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李稻葵;理性看待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问题[N];南京日报;2010年
3 简新华;着力解决劳动收入比重偏低问题[N];人民日报;2012年
4 记者 刘肖勇 实习生 凌英英 马石丽;“三个不自由” 抑制收入增长[N];广东科技报;2010年
5 韩哲;体面劳动呼唤经济转型[N];北京商报;2013年
6 楚一民;离开结构均衡的工资增长不足为训[N];解放日报;2007年
7 黎宗剑;如何理解和贯彻“四个尊重”[N];中国人事报;2003年
8 记者 纪虹宇 章韦;劳动收入占比高低引争议 《工资条例》难言乐观[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娇萍 郑莉;六道难关“摆障设卡” 劳动收入高不起来[N];工人日报;2010年
10 浙江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企业家合法权益需要共同维护[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韩雷;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制度解释:1952-2009[D];湘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文蜜;浙江省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媛媛;安徽省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趋势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梁辉;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康哲;江苏省劳动收入占比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黄德润;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占比变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维;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营冬韵;河北省劳动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1年
8 廖尝君;地方政府经济赶超行为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9 翁晓婷;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徐晓丹;河南省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4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0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