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技能劳动的冲击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检验

发布时间:2018-05-18 06:33

  本文选题: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 技能需求 ; 参考:《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年04期


【摘要】:学术界关注技术进步和技能劳动的作用关系,却忽视不同类型技术对技能劳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本文考察技能需求和技能溢价波动性并利用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对技术进步冲击的反应。结果发现,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冲击效应呈非对称性和正负交替特征,其中中性技术进步冲击引发的响应为负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冲击响应为正,其整体效果取决于资本体现式和中性技术进步冲击力度的相对强弱对比,通常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技能需求和技能溢价的作用强度更高但三者变化却同步。表明我国技能溢价扩大和技能需求增长主要由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引发,即与投资相融合的技术进步发展诱致技能需求增长和技能溢价。
[Abstract]:Academia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killed labor, but ignores the asymmetric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y on skilled labor.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volatility of skill demand and skill premium and analyzes its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y using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of SVAR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symmetric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The response of neut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hock is negative, while that of capital embodiment technology progress impact is positive. The overall effect depends on the comparative strength of capital embodiment and neut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Usually, capital embodiment technology progress has a higher effect on skill demand and skill premium, but the three changes synchronous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ansion of skill premium and the increase of skill demand are mainly caused by capital embodiment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at is, the technology progress combined with investment induces the increase of skill demand and skill premium.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31)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3YJA79001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2-0818)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3B44) 吉林大学青年学术领袖培育计划(2012FRLX16)
【分类号】:F24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巍;杨帅;;国内外投资对制造业技术进步影响的行业分化特征[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年03期

2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81—2007)[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享光;张方波;;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2 王浩;;1991-2010年宜宾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2年09期

3 付宇;王林辉;蔡啸;;农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来自吉林省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8期

4 关峻;;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经济驱动力比较——基于能源技术进步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王士香;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视角下的资本质量提升[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7 童长凤;;高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资本生产率的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王昱;成力为;;金融发展、权益资本跨国流入与创新投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1期

9 国胜铁;王林辉;;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适配性分析[J];经济纵横;2012年12期

10 朱子云;朱土兴;;效率体现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还是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文静;中国工业部门碳生产率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李超;比较优势、适宜性技术进步与中国现代产业发展[D];暨南大学;2012年

3 李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计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迟凤玲;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5 李少林;资源环境约束下产业结构的变迁、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钟建军;工资与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异质性视角的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D];浙江大学;2014年

7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8 李科;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计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徐敏;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对中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现实意义[D];辽宁大学;2014年

10 薛营;美国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治虎;河北省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2 张舒婷;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投资结构偏向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杰;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林;中国潜在GDP增长率的测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蔡啸;中国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性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郑征征;中国能源开采及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张冬;效率资本对中国各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8 邓芳;海南省人力物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9 李大鹏;陕西省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3年

10 杨洁;我国收入差距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云虹;封福育;;贸易政策、研发投入与技术进步[J];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2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01期

3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12期

4 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5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6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7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8 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王立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7年06期

10 李杏;盛朝迅;;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爱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0期

2 齐建国;彭绪庶;;技术进步与就业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10期

3 罗润东;;当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4期

4 曹前满;;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是休闲还是失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4期

5 何颖媛;;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效应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刘小兵;;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贾海霞;于任游;;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分析[J];北方经贸;2010年05期

8 刘强;;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就业增长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1年18期

9 薛营;王林辉;;技术进步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6期

10 梁凯轩;振兴经济 依靠技术进步[J];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3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江 作者单位:金沙县沙土镇安监站;浅析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2 魏海田;依靠技术进步反腐败?[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3 记者 罗晖;反垄断法保护技术进步[N];科技日报;2007年

4 王玉平;技术的作用及应用的双重性[N];学习时报;2009年

5 记者 彤宇 通讯员 柳志;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吉林工业增长[N];科技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仝晓波;以技术进步促能源产业破茧前行[N];中国能源报;2014年

7 ;市场须为技术进步服务[N];经济日报;2005年

8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范伯元;深入宣传贯彻《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开创北京技术市场工作的新局面[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东言;宜从技术进步上找出路[N];中国纺织报;2001年

10 记者 王心见;技术进步是全球贸易重要推动力[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6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7 肖六亿;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红芳;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D];西北大学;2001年

9 喻美辞;南北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与南北国家的就业变动[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玉杰;浅析1988-2004年我国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的相关效应[D];山东大学;2008年

2 粟熙;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黄珍;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田晓芳;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钱茜;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陈娟;山东省技术进步路径与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王晓松;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中国技术进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陆晓佳;我国技术进步的测度[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7年

9 李蓓;市场化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包江山;技术进步对碳减排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4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04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