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省际出口贸易、空间溢出与碳排放效率——基于空间面板回归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的实证

发布时间:2018-05-19 23:28

  本文选题:出口贸易 + 碳排放效率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为了厘清中国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通过建立包含非期望产出、序列DEA的超效率模型,计算了省际碳排放效率。Moran’I指数分析表明,效率呈现空间相关性。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因素以及出口贸易对碳排放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效率随着出口贸易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出口贸易对可变规模报酬下的省际碳排放效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工业化等因素对碳排放效率具有负向作用,技术创新对于碳排放效率没有改进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its spatial effects, a superefficiency model including non-expected output and sequence DEA wa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inter-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Efficiency presents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spatial measuremen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export trade on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ted U-shaped curve with the increase of export trade. Export trade has positiv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n inter-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under variable scale return, industrial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no improvement on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碳排放绩效研究”(13BJY069)
【分类号】:X22;F752.6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2 罗良文;李珊珊;;FDI、国际贸易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省际碳排放绩效[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8期

3 李涛;傅强;;中国省际碳排放效率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7期

4 沈能;王群伟;;中国能源效率的空间模式与差异化节能路径——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3年04期

5 吴贤荣;张俊飚;田云;李鹏;;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测算、效率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与Tobit模型运用[J];资源科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2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4 周瀚醇;;安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冯白;郭存芝;;江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评价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6 陈凯;郑畅;;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7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8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9 沈能;;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区域空间分布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10 周浩;傅京燕;;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国能源的消费?[J];财贸经济;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5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李博;李顺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资源节约——中国沿海与内地能源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9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10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6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田刚;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其地区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伟杰;外生供给冲击、内生货币政策选择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昆;我国沿海地区电能利用效率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白昱;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胜;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王克;河南省“十二五”节能目标测算及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沈能;;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区域空间分布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3 张建平;;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中的环境补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及评价[J];大气科学;1998年03期

5 刘畅;;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7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8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9 王海鹏;;对外贸易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7期

10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去年全球碳排放市场交易规模增长一倍[J];节能与环保;2009年06期

2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5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6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7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8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9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10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吴国华;侯进生;;碳排放变化效应分解及其对策——基于山东省数据:1995-2010[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维;如何教会居民减少碳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华士镇 门开阳;浅谈美国生活方式和美国的碳排放[N];江阴日报;2010年

3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碳排放中和富了谁?[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记者 罗沙 王洪江;碳排放计算器,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和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崔修佳;澳大利亚计划2012年征收碳排放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记者 彭德倩;2030年:本市碳排放有望“下折”[N];解放日报;2011年

7 朱勤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影响碳排放的人口因素探讨[N];中国人口报;2011年

8 曹学明;澳政府征碳排放税计划引起业界强烈反应[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澳大利亚碳排放定价方案出台[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闫磊;多国反制 欧盟碳排放税或被迫调整[N];经济参考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邓吉祥;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支持的模型探索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郭璐;城市家庭通勤碳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1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