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EM-TOPSIS组合评价方法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以重庆市实证评价研究为例
本文选题:区域低碳竞争力 + 评价体系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7期
【摘要】: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为系统、有效地评价区域低碳竞争力发展状况和运行态势,分析、梳理影响低碳竞争力发展水平的众多因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研法构建由总体目标层、系统控制层、基本指标层组成的区域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组合运用Delphi、AHP、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AHP-EM-TOPSIS的系统评价模型,采用Topsis分析方法对重庆市2001—2012年纵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客观性。以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为基础,综合评价结果并提出提升重庆市低碳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区域低碳竞争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Abstract]: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w-carbon economy is to enhance regional low-carbon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nd running situation of regional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effectively, analyze and comb th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comprehensively use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frequency statistics method, The expert investigation method constructs the regional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overall target layer, the system control layer and the basic index layer, and establishes the index weight coefficient by using Delphi AHP,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builds the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AHP-EM-TOPSI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data of Chongqing from 2001 to 2012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opsis analysis method, which verifies the validity, scientific and objectiv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of Chongqing in order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regional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计划项目“重庆市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及低碳推进机制研究”(cstc2013jccx A2000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庆市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13SKG06)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军;;G20低碳竞争力评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罗学思;张汉崧;柳权林;;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指标构建与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S3期
3 贺胜兵;钟丽;周华蓉;;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管永芬;包悦;古昌银;;基于熵值法的江西省11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J];老区建设;2013年06期
5 程东祥;陈静;;江苏省低碳竞争力评价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9期
6 肖翠仙;唐善茂;;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1期
7 马靖忠;;基于AHP法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1年21期
8 潘文砚;王宗军;;基于协调度模型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10期
9 金小琴;杜受祜;;西部地区低碳竞争力评价[J];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10 卢愿清;史军;;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富华;陈雄;;国内外低碳经济评价初探[J];当代经济;2011年09期
2 陈伯军;赵净;;低碳经济的概念演变及现状与趋势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王立;;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2年15期
4 宋婷;沈清基;;城市碳排放价值指数研究及规划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3期
5 蓝庆新;郑学党;;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国际评价——基于G20国家的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尹权为;张璐璐;李发玉;刘学福;陈东颖;李舸;;重庆牛羊生产及草料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畜牧;2014年09期
7 刘金建;孙海燕;;基于钻石模型的蓝色经济区旅游业竞争力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1期
8 赵臻;欧书阳;;五大功能区划分促进重庆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2期
9 潘文砚;王宗军;;中国大城市环境效率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4年01期
10 李开;江天鹏;崔小龙;;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企业间合作营销——基于传统集群和高新技术集群的对比[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侯依玲;谈建国;刘校辰;吴蔚;马京津;;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2 史军;;平等主义原则的气候伦理陷阱[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纪雪洪;郑贺悦;傅连学;蔡国钦;;集聚本土优势的竞争能力提升模式——基于比亚迪的案例研究[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4 章怡;;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2014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刘文莹;张雪花;张宏伟;;基于DEA-VRS模型的京津冀碳效率评价[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卢晓彤;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文哲;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关丽娟;青岛市碳承载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冷碧滨;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反馈仿真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刘丽娴;基于动态多维定位的定制服装品牌设计模式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9 张宏;动画品牌塑造管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10 王耀光;比较管理的范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占成;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业低碳经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凤霞;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志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文旭;黑龙江垦区低碳型小城镇群落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周富华;金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明胜;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海英;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9 胡昆昆;南昌市低碳城市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张黛;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驱动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艳飞;贺丹;;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2 李栋梁;;产业竞争力结构的低碳经济考量[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3 马菊红;;应用熵值法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4 罗菲;;“合芜蚌”区域经济发展的DEA有效性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6 揭磊;;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基金投资效率综合评价[J];当代经济;2009年20期
7 汪泽焱;王春霞;张金辉;;一种基于理想区间数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法[J];工程数学学报;2006年01期
8 罗万成;林红;;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属性综合评价模型[J];工程数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刘艳萍;巩玉芳;迟国泰;;基于理想解关联分析的社会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的实证[J];工程数学学报;2010年05期
10 闵惜琳;陈原;张启人;;创新发展低碳经济系统思考[J];系统工程;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杰 张海鹏;[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潘家华;[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冯宝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鑫;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周富华;金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5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15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