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辽宁省城市化质量与速度协调状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2 09:01

  本文选题:城市化质量 + 城市化速度 ; 参考:《城市问题》2015年05期


【摘要】:城市化质量和速度是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认清二者的关系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城市化质量和速度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协调度模型测度了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看,2003-2011年辽宁省各地级市城市化质量呈现上升趋势,城市化速度除盘锦市为增加趋势外,其他各市保持平稳状态;从时间分异看,辽宁省各市城市化质量和速度之间的协调类型由质量严重滞后型向质量速度协调型和质量超前型转变;从空间分异看,辽宁省城市化质量与速度协调类型呈现出"中部突起、两翼凹陷"的格局,存在明显的辽东、辽中、辽西的空间分异。基于此,提出了辽宁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Abstract]: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are two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y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based on the index system of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14 prefectural cities of Liaoning Province was measured by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03 to 2011 shows an upward trend, and the urbanization rate keeps steady except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Panjin City. The types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have changed from the type of seriously lagging quality to the type of coordination of quality and speed and the type of quality lead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e typ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shows the "central protuberance". The pattern of "two-wing sag" has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Liaodong, middle and western Liaoning.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4JJD790038)
【分类号】: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2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3 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J];当代财经;1999年06期

4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李飞;;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5 陈彦光;罗静;;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饱和值的初步推断[J];地理研究;2006年06期

6 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7 梁振民;陈才;刘继生;梅林;;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层级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8期

8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9 张春梅;张小林;吴启焰;李红波;;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10 魏后凯;王业强;苏红键;郭叶波;;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3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湖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2 胡慧蓉;李人可;刘瑾;;昆明市居民小区绿化土壤的理化性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4 潘孝军;;中国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彭保发;王亚力;;新世纪初期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分析[J];武陵学刊;2012年01期

6 张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提前转换城市发展模式——浅析现代服务型城市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7 吕鑫;戴寒永;尚鑫;;中国城镇化的经济因素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11期

8 苏素;贺娅萍;;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9 杨梅;;湖北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质量研究[J];长江论坛;2012年01期

10 刘耀彬;刘莹;胡观敏;;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化水平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与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艳红;李海燕;;我国低层建筑中屋顶菜园的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2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玲莉;郑新奇;郭珍洁;;我国农村居民点极限规模的测算研究[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5 王德;彭雪辉;;走出高城市化的误区——以日本城市化发展过程为鉴[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杨超;王伟;;基于产业结构动态演变视角的西南三省城市化水平比较[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东风;;江苏小城镇发展的回顾与反思[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艳妮;尹海伟;罗震东;;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尹海伟;朱乾辉;贾俊;;宜兴市城镇化发展质量定量评价[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唐红涛;徐志耀;朱艳春;;新型城镇化和流通创新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邱楷;我国地方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激励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6 孙慧宗;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莫X;职业教育对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新娜;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静玉;当代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光;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骆永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东山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毛舒乐;城镇化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延安;济南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萃萃;东北地区城市化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媛;我国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袁佳;经济增长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及优化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罗飘;外向型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光,周一星;基于RS数据的城市系统异速生长分析和城镇化水平预测模型: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张华;;城市化质量与数量的协调性分析——天水市的案例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朱艳科,杨辉耀;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4 赵海燕;王吉恒;王U,

本文编号:1921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21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