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甘肃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的量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23 19:17

  本文选题:城镇化 + 产业结构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1期


【摘要】: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对甘肃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2000—2012年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并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来,甘肃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theor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ansu Province is studied. Firstl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level, calculates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level of Gan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2, and calcula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Gansu Province is in a state of imbalance in the past 10 year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 should focus on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tertiary industry,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
【分类号】:F121.3;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远权;刘建锋;杨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测度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个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3 戴永安;陈才;;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互动机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5期

5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1期

6 接栋正;陈超;;基于系统论研究视角的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实证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诚固;黄晓军;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过程[J];经济地理;2009年02期

8 陈柳钦;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01期

9 郝华勇;;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理论探索;2011年06期

10 吕剑平;马红祥;;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iciency of Gansu Province since the Star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0期

2 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3 臧卫强;段汉明;刘菊梅;;银川平原城市发展动力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4 吉亚辉;祝凤文;;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5 侯小卫;;我国东、中、西及东北4大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6 邓玲玲;;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7 陈健;查良松;黄艳妮;祝凤霞;;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孟祥林;;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尚欣;;吉林省2001-2010年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傅鸿源;段力妼;;城乡统筹模式下三峡库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映洁;;中国过度城镇化的空间分布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洪业应;;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计量分析——以贵州省为例[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耦合与响应:东北地区城镇空间发展的多元支撑[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熊威;;“两型”背景下以生态维育为导向的城市产业空间规划研究——以咸宁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黄雪芸;陈松林;;小城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以德化县为例[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单卓然;黄亚平;;城镇化的质量评估:以数理分析为导向的规划应对策略探讨——基于湖北省26个山区县市的相关统计数据[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9 朱宽樊;杨永春;陈春宇;;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王晗昱;;试析上海郊区小城镇工业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永生;面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城市居住水平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忠远;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易静蓉;制造系统协调度综合评价与调控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勤诗;广西玉林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方宇;长三角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季高峰;浙江青田县城市化特色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宋富远;云南城市化道路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春秋;西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董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燕;郑州市城市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及其极限规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梁大伟;河南省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董秀月;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亚平;聂锐;;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曾万涛;;新型城市化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王家庭;唐袁;;我国城市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4 刘艳军;李诚固;孙迪;;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响应的历史路径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5 苗丽静;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6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7 程开明;;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的论争与审视[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8 黄亚平;陈瞻;谢来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9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宁启蒙;;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3期

10 魏清泉;城乡融合——城市化的特殊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秀梅;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接栋正;福建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长龙;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前景的展望[J];特区经济;2005年06期

2 岳云华,冉清红;伊朗产业结构发展的问题、机制与启示[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黄南;南京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02期

4 刘鹏;;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4年12期

5 张丽蓉;谢天祯;;广州市中心镇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问题[J];广东科技;2007年04期

6 田玉兰;;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文芳;;贵州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09年02期

8 李瑞红;林丽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4期

9 钟新桥;高飞;温如春;;安徽省产业结构发展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1期

10 胡河清;王玉祥;;关于湖北省产业结构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银行与企业;198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家泉;;深圳市产业结构发展沿革——基于产业结构相似度和VAR模型的纵横向分析[A];市场经济与城市化发展:兼论经济特区30周年——广东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力;临川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N];抚州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李宁;江桥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村级经济[N];东方城乡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治宽;黔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N];贵州日报;2012年

4 通讯员 蒙鸿翔;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N];南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董国勋;就大连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环保经济达成共识[N];大连日报;2010年

6 尹一平;刘志强会见日本客人[N];锦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颖;一个党员的承诺[N];云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富民产业 帮助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N];太行日报;2010年

9 老骥;求职前哨:繁华深圳[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王森林;滇港由“自由合作”提至“框架合作”[N];中国企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立斌;产业结构发展与经济周期形成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2 周达文;对珠海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杨树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4 吕军凯;青岛市港口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6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26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