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人口集聚与城镇化推进
本文选题:对外贸易 + 人口集聚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对外贸易、人口集聚与人口城镇化存在紧密联系。通过构造28个国家199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探讨了对外贸易与人口集聚这两大因素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贸易的加强能显著地促进城镇化,人口集聚的提高则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之间呈现倒"U"型的作用关系。由此表明,应扩大内陆地区的对外贸易水平,以此加快该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同时,合理控制东部地区的人口集聚规模,以免其规模超过"转折点"而对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
[Abstract]:Foreign trade,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By constructing the panel data of 28 countries from 1991 to 2011, the effects of foreign trade and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on urbanization are discussed by using the general panel model and the two-stage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trad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has a negative "U" typ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leve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foreign trade level of inland areas should be expanded so as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is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cale of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trolled so as not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urbanization when the scale exceeds the "turning point".
【作者单位】: 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项目“生产要素、产业集聚与广州市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2012GJ1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城镇化推进的影响因素研究: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GD14XYJ2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服务主导逻辑下的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研究”(GD13CYJ10)
【分类号】:F752.6;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瑜;樊杰;;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睿文;封志明;杨艳昭;游珍;;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3 孙铁山;李国平;卢明华;;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4 江凌;;城市化移民、人口集聚与区域城市近代报刊业的兴起——以近代两湖地区城市报刊业的兴起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0年04期
5 谢里;朱国姝;陈钦;;人口集聚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系统工程;2012年08期
6 杨卡;;中国超大城市人口集聚态势及其机制研究——以北京、上海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03期
7 李雨潼;张剑宇;;从抚养比变化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J];人口学刊;2010年06期
8 周聿峨,刘建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云南边境地区城镇化[J];思想战线;2004年03期
9 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10 武力超;林俊民;唐露萍;;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人口集聚的影响研究[J];投资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自铎;何平;;中国经济发展中双滞后的状况、影响、原因及矫正——深化改革的路径选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梅;;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挑战[J];北方经济;2012年02期
3 梁文钊;董晓峰;;都市圈空间结构组织与范围划分研究——以兰州都市圈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4 张丹;韩茂莉;李国平;;首都圈区域空间就业分布结构分析[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5 武晓霞;任志成;姜德波;孙治宇;;产业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集中还是扩散?[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王铮;刘晓;朱永彬;黄蕊;;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趋势估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1期
7 刘云刚;;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8 王铮;李国平;苗长虹;周国华;刘筱;;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9 陈雯;张平宇;张小雷;邓伟;杨兆萍;薛俊菲;杜宏茹;李雪梅;刘颖;;中国典型地区人文—经济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2期
10 刘艳华;徐勇;刘毅;;200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晗昱;;试析上海郊区小城镇工业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2 陈操操;刘春兰;汪浩;陈龙;王海华;关婧;李铮;;京津冀城市群能源消费碳排放差异的空间关联度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3 肖莹光;;城镇化、非农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北省及其沿海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沈惊宏;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纪明辉;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汪苑菁;报刊与城市现代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金瑞庭;中国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步伟;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皓风;基于SWOT的泰国到云南龙眼干运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陈延良;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徐广义;中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张涉;陕西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6 张凤;云南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瑞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昆明—曼谷公路对中泰农产品贸易运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孟德锋;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郑悦;当代中国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开宇;望城县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王广和;李宏伟;赵海清;;小城镇概念的界定及其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2 袁晓华;;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杜瑜;樊杰;;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5 张俊;;1978年后中国小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化研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测绘科学;2004年S1期
7 陈昌兵;;我国城市化影响政府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证[J];财经科学;2009年04期
8 王维国,于洪平;我国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度量[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8期
9 邓可斌;丁菊红;;转型中的分权与公共品供给: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3期
10 平新乔;白洁;;中国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品的供给[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鑫;[N];上海证券报;2012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陈莹莹 鲍晓倩 郁进东;[N];证券日报;2010年
3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其仁;[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沐籽;[N];证券日报;2012年
5 知名经济学家 华生 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博士 董申;[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彭艳;我国小城镇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强调——不能只片面追求人口城镇化[J];小城镇建设;2006年04期
2 晏群;;人口城镇化水平计算不宜包括外来人口[J];规划师;2008年04期
3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陈伟莲;;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4 王红宇;;青海省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J];攀登;2012年03期
5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桂江丰;马力;姜卫平;王钦池;张许颖;陈佳鹏;王军平;;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2年03期
6 迟福林;;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发展[J];群言;2013年06期
7 唐金江;;试论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的道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8 钟逢干,陈跃;广东“三普”至“四普”间人口城镇化状况分析[J];热带地理;1994年01期
9 罗宏翔;小城镇在我国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J];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韩志生;曾庆道;周爱平;易鑫村;;非人口普查年份人口城镇化水平测算方法实证研究[J];中国统计;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宇;;城镇化的新形式与我国人口城镇化政策[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郭文炯;;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城镇化的省区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吕琳;;四川省人口城镇化面临的人口挑战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郝瑞;;遂宁人口城镇化与巴中、省内丘陵地市的比较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黄国清;;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章必成;;人口输出型地区外出人口特点与未来城镇化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结构变迁[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郭凯峰;曹婧;李霁;;西部地区未来人口与城镇化发展影响趋势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董淑敏;朱郁郁;刘律;;传统农业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趋势——基于安徽省北部六市的案例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梓桢;人口城镇化的灵魂在于有序与质量[N];南方日报;2013年
2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人口城镇化需要回答四个关键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记者 陈兰君子;专家指出: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N];金融时报;2013年
4 记者 陈玉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突出[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5 刘维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所研究员;实现人口城镇化需要破解的两大难题[N];重庆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万亮发;我市人口城镇化率达37.85%[N];抚州日报;2009年
7 山丹;人口城镇化才是彻底的城镇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8 郭凤霞 武鹏亮;河南总结座谈人口城镇化试点情况[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记者 张黔泉;贵州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 但与全国差距扩大[N];经济信息时报;2011年
10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的公平可持续发展[N];经济参考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楠;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肖艳勇;湖北人口城镇化发展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腾飞;新世纪以来吉林省人口城镇化动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睿;金融发展对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李娟;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黄丹;嘉鱼县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费金金;长三角就业结构调整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8 杨旭东;吉林省人口城镇化模式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立明;德惠市农村人口城镇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凡;河北省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8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3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