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利率与违约率相关情形下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

发布时间:2018-05-28 04:24

  本文选题:信用风险 + Cox过程 ; 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信用违约互换是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是最核心的金融产品,给金融机构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工具。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是用来转移或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工具,但由于投资者的过度滥用,使其在金融危机中成为信用风险快速传染的工具。信用违约互换是金融产品市场上的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的运用它,才能使其有效的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如何对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价是信用衍生品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是在假设利率过程与违约强度过程相关,且均服从Hull-White模型的情形下,对信用违约互换定价进行研究分析。 在约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利率与违约率相关情形下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方法。首先,在无套利条件下,给出了买卖双方公平交易需满足的等式,并利用条件期望的性质,化解得到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其次,假设利率过程和违约强度过程相关且均服从Hull-White模型的情形,通过将Hull-White模型转化为HJM模型,并引入了新的概率测度,利用测度变换,化解得到了信用违约互换价格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在给定参数值的条件下,对不同相关系数下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Abstract]:Credit default swap (CDS) is the core financial product in credit derivative market, which provides a very effective tool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manage credit risk. Credit default swap (CDS) is a financial innovation tool used to transfer or hedge credit risk, but because of excessive abuse by investors, it becomes a tool of rapid contagion of credit risk in financial crisis. Credit default swap is a double-edged sword in the market of financial products. Only by using it reasonably can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How to price the credit default swap product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credit derivatives research.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the interest rate process is related to the default intensity process, and is based on the Hull-White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cing of credit default swaps. Based on the reduction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cing method of credit default swap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rest rate and default rate. First of al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arbitrage, the equation of fair deal between buyer and seller is given, and the pricing formula of credit default swap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property of conditional expectation. Secondly, assuming that the interest rate process and default intensity proces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from the Hull-White model, the Hull-White model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HJM model, and a new probability measure is introduced, and the measure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he analytic expression of credit default swap price is obtained. Fin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iven parameter values, the credit default swap prices under differ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4;F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迎东;毛宏;;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评价[J];商业研究;2006年22期

2 陈超;郭志明;;我国企业债券融资、财务风险和债券评级[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3 ;Model of counterparty risk with geometric attenuation and valuation of CDS[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8年S1期

4 张榆;鄢涛;;信用风险度量之结构型模型和简化型模型的比较与融合[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吴恒煜;吴唤群;;公司资产具有跳-扩散过程的债务证券定价[J];系统工程;2007年02期

6 李大伟,魏明,王琼;基于强度过程的信用风险定价模型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7 程鹏,吴冲锋,李为冰;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8 李淑锦;李胜宏;;有传染违约相关情形下信用违约互换的估价[J];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2010年03期

9 黄杰敏;王苏生;黄杰勇;徐民成;;公司债券价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YANG Rui-cheng;PANG Mao-xiu;JIN Zhuang;;Valuing Credit Default Swap under a double exponential jump diffusion model[J];Applied Mathematics: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Series B);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晓红;张琦;;具不可预料违约风险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定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平;潘若愚;李轶琳;;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信用评分方法[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陈晓红;张琦;;具不可预料违约风险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定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岚;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决定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曹宏杰;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正声;互换类衍生产品的定价及其市场联动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祖辉;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模型及数值实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俞雪梨;基于个体数据的准备金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钧钧;主权违约风险的评估方法和预警模型[D];复旦大学;2011年

9 苏云鹏;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郝瑞丽;信用衍生品定价的传染模型[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红梅;有违约风险的期权定价模型研究及其数值计算[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德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问题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安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李霖;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马一宁;信用衍生品定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姜兆娣;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定价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陆金荣;可违约零息债券风险综合度量模型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8 杨浩;我国中短期票据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玲;内部评级法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建星;基于KMV模型和符号数据分析的股票板块特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5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45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