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耦合度分析
本文选题:城市化 + 基础设施 ; 参考:《城市问题》2015年03期
【摘要】:以2003-2012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间动态耦合的演化轨迹。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二者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30 provinces from 2003 to 2012,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by factor analysis,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track of dynamic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by using coupl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is low, and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is low in the east and west, and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wo is convergent, generally at a lower level, and most provinces are still in a state of slight imbalance and near maladjustment. There is also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east high and the west low.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新乡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AZD001)——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对策研究
【分类号】:F299.2;F29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时节,刘贵文,李世蓉;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2期
2 龚定勇,蒋爱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4年01期
3 吴玉鸣;柏玲;;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4 刘浩;张毅;郑文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10期
5 胡喜生;洪伟;吴承祯;;福州市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化耦合度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10期
6 张乐勤;陈素平;陈保平;张勇;;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以安徽省为例[J];城市问题;2014年02期
7 陈斌;;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及其影响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0期
8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年02期
9 王任飞;王进杰;;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7年03期
10 李平;王春晖;于国才;;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海林;祁茹涛;;西宁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演变趋势评价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罗娜;耿雅冬;刘欣;;大连市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演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余凤鸣;杜忠潮;周杜辉;;基于熵值法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演变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4 代伟;李克国;;秦皇岛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测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5 王利光;葛幼松;;南京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黄一绥;;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12期
7 常阿平;彭伟功;梁丽珍;;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8 陈基纯;陈忠暖;;中国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4期
9 魏键;周石鹏;;我国区域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协调度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07期
10 刘阳;秦凤鸣;;The scale of 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A perspective from demand side[J];China Economist;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班春峰;;江苏省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 董家华;陆雍森;;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卢新海;黄善林;;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农村宅基地复垦与城市政府的责任[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冬艳;李月芬;魏娜;尚媛;徐倩;;长春市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海江;景元书;刘杰;;南京市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张敏文;;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柳思维;吴忠才;;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研究[A];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C];2008年
10 刘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内蒙古自治区[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丽;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指标体系及稳定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苏娜;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建京;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李承枚;广佛同城交通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作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彭磊义;浙江省区域经济与饭店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性测度[D];南昌大学;2010年
6 汤智民;中部地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蒋兴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超;新疆产业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肖默;长株潭地区林业生态圈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通;都市圈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史培军,张淑英,潘耀忠,王静爱,洪世奇,沈培平,朱文泉,叶涛;生态资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伍学林;;西部内陆地区开放与开发协调联动[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4 雷广海;刘友兆;陆效平;;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5 段学军;卢雨田;李慧;秦贤宏;;南通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及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6 郑华伟;刘友兆;王希睿;;中国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7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8 骆永民;;公共物品、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J];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9 李明,张文和;城市化定义再研究[J];重庆建筑;2003年05期
10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瑞芬;环渤海经济圈海洋产业集聚与区域环境资源耦合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谦;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J];财经科学;2001年S1期
2 朱学东,李旭;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3期
3 刘立峰,付长亭;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若干问题[J];建筑经济;2001年01期
4 袁星侯;从基础设施投资的竞争性看我国西部开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唐懿;夯实基础设施的基础[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1年03期
6 朱昶;西部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广西经贸;2001年08期
7 朱学东,李旭;关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一种新思路[J];上海综合经济;2001年01期
8 ;我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J];能源工程;2001年01期
9 罗光强;扩大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范围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未来几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建材;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欧阳;;谈市政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A];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C];2014年
2 韦丽云;;广西沿边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探析[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代英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若干对策[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温桃;项英辉;;促进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马秀岩;;基础设施投资民营化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投融资研究报告》科研课题论文集[C];2008年
6 陈树文;史天娇;;首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管理创新与举措[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7 张军;;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评价[A];2011年冬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8期)[C];2012年
8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9 孙奇;;3R原则下的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对策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必良;;基础设施的管制放松及其市场化[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忠诚;加快吉首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N];团结报;2007年
2 武平乐;要精益求精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早制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案[N];洛阳日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我市经济发展[N];西安日报;2008年
4 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孙红旗;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N];人民日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教授 俞吾金;重视“另一类基础设施”建设[N];解放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忠;讨论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N];闽北日报;2009年
7 王宝松 马朝丽;上半年全省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5.9%[N];河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白增安;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超过百亿元[N];河北日报;2010年
9 首席记者 刘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拉动又好又快发展[N];鞍山日报 ;2008年
10 万红 记者 徐伯元;前7个月全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55.9亿元[N];大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骆永民;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供给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鞠晴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4 彭清辉;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刘伦武;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7 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纪玉哲;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李玉龙;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于国安;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经济分析[D];河海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章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结构创新之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刘敏;海淀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邹义珍;构建六合基础设施新体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崴;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冯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高春燕;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7 闫丹丹;长春市基础设施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乃龙;沈阳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9 白露;临沂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吉耶罗(Ndinelao Nghiwete);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与南非的历史经验[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92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99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