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数体系构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18-06-30 20:08

  本文选题:城镇化水平 + 单一评价模型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5年07期


【摘要】:文章以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河南省2011年底有关数据,分别利用综合指数、加权平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其次,基于模糊Borda法建立组合评价模型,对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再评价,得到了更加客观、可行的评价结果,有效弥补了单一评价方法的不足,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全面性;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措施。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18 major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ata of Henan Province at the end of 2011,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weighted averag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used to evaluate and rank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18 major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Secondly, a combined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Borda method is established to re-evaluat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18 major cities. Obtained more objective and feasible evaluation results,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a sing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 Finally,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数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1027)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2300410181;132300410373)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A110399;14A630019)
【分类号】:F299.27;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勇;高建华;丁志伟;;基于改进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李晔;张荣;刘斌;;区域城镇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年03期

3 周永卫;范贺花;;河南省省辖市交通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J];河南科学;2012年11期

4 李晔;秦梦;;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河南科学;2013年03期

5 李倩蓉;刘建徽;黄庆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模糊评价[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刘艳春,高立群;组合评价模型在辽宁省主要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构建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丹;赵冬霞;;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李晔;张香伟;李玉红;;区域典型地区农村经济的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3 张洪阳;白山;;浙江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06年03期

4 袁长征;;中原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差异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9期

5 杨斌;顾秀梅;姜晓鹏;;AHP法和GIS技术在城镇化空间发展分析中的应用——以低山丘陵革命老区梓潼县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2年04期

6 梁静溪;朱芳芳;;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14年04期

7 闫旭丽;;河南省各地市投资环境的主成分分析及评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8 喻开志;黄楚蘅;喻继银;;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4年07期

9 刁慧娟;王正兴;于信芳;;基于HJ-1A/B CCD数据的河南省平原绿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段冰;;河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晓林;吕红医;;工业型小城镇的城镇化路径选择——基于人口和产业“双驱动”的波士顿矩阵法[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秀峰;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伟;多元统计分析在区域经济评价中的运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勇;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侯凯;基于随机创新扩散模型的中国电力消费预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静晓;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与人口健康发展的关联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佳丽;山西省经济实力统计评价与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建军;兴国县城镇化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庆露;基于协整模型与组合预测的中国电力需求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常青;多属性组合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李玲莉;特钢厂主控室人机界面的集对灰色聚类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孙楠;基于协整模型的中国石油需求量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克强;小城镇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北京统计;2001年03期

2 刘晓佳;;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3 王炜,李宏伟,刘忠宽,张庆宏;农村城市化综合评价的量化指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李宇;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4期

6 姚士谋;管驰明;王书国;陈爽;;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及其区域空间建设策略[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7 胡智勇,赵书茂,赵丽娟;河南省小城镇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年02期

8 牛圣宽;伊盼盼;;基于系统聚类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力排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2期

9 柳随年;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1年06期

10 刘勇;高建华;丁志伟;;基于改进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亚军;易平涛;;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客观组合评价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3期

2 周伟萍;张德然;;最佳逼近的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柳玉鹏;李一军;;基于降维思想的客观组合评价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9年04期

4 黄鲁成;李剑;;基于组合评价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9期

5 刘丽;殷国富;;绿色产品制造工艺组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高志刚;;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综合竞争力;2010年03期

7 吴丽欣;张学卫;刘瑜;高宝嘉;;市域经济发展状况最佳组合评价方法的筛选[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1期

8 宋杰鲲;;企业信息化绩效组合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7期

9 于明洁;郭鹏;朱煜明;;基于方法集的棕地再开发项目组合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年03期

10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科技评价结果标准化方法及对组合评价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华;张旭刚;王艳红;;基于拉开档次组合评价方法的制造过程资源环境属性评价[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马溪骏;李敏;程飞;;基于兼容一致性方法集成组合评价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蔡彬清;;基于粗糙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高阳;费成良;;一种基于距离熵和相对熵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高阳;费成良;;一种基于整体差异度与合作博弈的组合评价赋权方法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兰涌;彭勇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组合评价研究[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美娟;陈国宏;蔡彬清;;基于一致性组合评价的城市发展水平实证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鹏宇;余宏明;师华鹏;;基于灰色绝对接近关联度的隧道围岩质量分级组合评价[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9 朱志光;彭勇行;;水质组合评价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庭荣;海运综合安全评估集成性方法(MIAM-FSA)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成良;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董小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组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郁利花;组合评价的集成方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陈衍泰;基于方法集的组合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5 侯芳;协商组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李珠瑞;离差最大化思想下的组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汪洋;道路交通安全组合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彩红;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组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李美娟;基于方法集的组合评价计算机支持系统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10 王瑶;基于组合评价法的政府采购供应商评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86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086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