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岭回归与灰色耦合模型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14 10:13
【摘要】: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准确预测,能为土地利用管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以焦作市2002—2010年建设用地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运用岭回归分析对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程进行参数校正,并结合GM(1,1)模型对相应驱动因子2011—2015年的数值预测,得出"十二五"末的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是影响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焦作市建设用地规模在短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到"十二五"末的建设用地规模为923.06 km2。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结合研究结论和焦作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焦作市建设用地管理提供相关建议。
[Abstract]: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scale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can provide a reasonable decision basis for land use control. Based on the data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ozuo City from 2002 to 2010, this paper uses ridg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calibrate the prediction eq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nd combines GM (1) model to predict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factor from 2011 to 2015. Jiaozuo construction land scale at the end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The study shows tha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followed by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that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will maintain a stable growth in the short term. By the end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923.06 km2.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mbined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aozuo City, the paper provides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Jiaozuo C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分类号】:F301.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斌;程茂吉;张媛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定探讨[J];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2 李名峰;;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章予舒,王立新,张红旗,李香云;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以安西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4 钱宏胜;梁留科;王发曾;;中部六省城市体系规模序列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2期

5 吕志强,白杨,丁喜莲,唐伟;城市建设用地与其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3期

6 姚珊珊;魏法杰;;基于岭回归法的工业产品成本预测模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吕可文;苗长虹;安乾;;河南省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4期

8 杨丽霞;;基于C-D函数和岭回归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9 孙海玲;王红平;;基于岭回归的城市建筑能耗增长驱动因素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10 许婧婧;陶文星;包广静;李智国;;我国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J];经济地理;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利;朱谷昌;张普斌;夏正清;;灰色系统在赛什塘铜矿区Cu品位预测方面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吴新民;张静平;;化学专业学生实验能力与就业能力关联度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杨攀;张宇;;灰色控制系统理论在火灾预测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6年03期

4 周斌;对前后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灰色双重建模测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陈华友,吴涛,许义生;灰关联空间与灰关联度计算的改进[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6 魏中俊;太阳能热水器市场销售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龚蓬,陈效军;计算机实时控制动态测量异常值的灰色系统方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王学林,吴振廷,周冬生;棉铃虫取食小麦的生存和营养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9 叶正伟;;江苏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10 母萍萍;;贵州省旅游业对其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荆浩;赵希男;;改进的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在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陈晨;陈杰;张娟;;网络化天基信息系统的连续性效能评估[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刘长生;;旅游产业国际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不同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纪建悦;栾绍朔;姜兴坤;;基于修正STIRPAT模型的山东省碳排放分析及其预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廖海斌;王宏勇;;基于灰色理论的人脸图像特征融合识别[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铁生;张冰;马开锋;;时变参数灰序模型TGM-AR及其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7 由立真;穆志纯;;基于GHSOM网络预测客户欺诈行为[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沈路;周晓军;张杰;;基于形态非抽样小波与灰色关联度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郑康宁;李向阳;;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广电媒体应急报道启动时间的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薛俊芳;高建刚;;基于灰色聚类的子拆卸体划分[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琪;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任家福;服务商选择与备件备品库存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滕跃;基于ISO9000标准的政府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沈路;数学形态学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洋;柳州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佟艳;矿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评价与规划[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永宾;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乔小琴;基于灰理论的土石坝安全监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申志涛;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理论的商品住宅价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任航;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阳江源;数控机床热误差检测与建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田向伟;基于参数优化LSSVM在转炉煤气系统预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学娟;油桃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分析及害虫与天敌的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2 王惠文;变量多重相关性对主成分分析的危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陈铭,郭萌;基于GIS技术的传统城市规划用地评价方法——以莆田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李玉平;蔡运龙;;浙江省耕地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分析及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5 杨志荣;靳相木;;基于面板数据的土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6 史玉琴;李艳;曹宇;;浙江省建设用地扩展时空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7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8 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2期

9 陈伟;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上海土地需求的量化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年02期

10 吴道闻,,韩大建;因子相关性对大坝监测资料回归分析的影响[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龙恩深;建筑能耗基因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寇晓东;基于WSR方法论的城市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_g;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谌海,廖和平,肖刚,田水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可行性论证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郭成利;董晓峰;潘竟虎;马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3 梁华;汪滢;;浅析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3期

4 高艳侠;何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6期

5 尹菊琴;卓亨逵;;基于情景分析的浙江省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研究——以日本为鉴[J];国土资源情报;2011年11期

6 陈玉福;谢庆恒;刘彦随;;中国建设用地规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8期

7 严鸠;;我国中小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核定工作进展顺利[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17期

8 严鸠;;中小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核定工作继续顺利进行[J];城市规划通讯;1999年23期

9 虞爱彬;;严格的控制村镇建设用地规模[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1期

10 刘学伟;宋戈;;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熊青;方正兴;朱江;尹向东;;新形势下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探索[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邵晓梅;;山东省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趋势及社会驱动力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3 敬博;黄明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动态确定与控制方法初探——以西安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效顺;曲福田;邱哲宁;陈鑫;;基于Logistic方程计量的中国建设用地规模调控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5 林恒萍;;福建省GDP等社会经济指标与建设用地规模相关性研究[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岗;;关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7 林恒萍;;福建省GDP等社会经济指标与建设用地规模相关性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田党生;;调整建设用地规模 推动大关中发展[A];大关中发展研究(第六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若茜 陈斯;北京将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记者 齐琳;北京将严控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N];北京商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宗时风;目标:下降1150亩[N];宁夏日报;2012年

4 朱红波;科学预测建设用地规模[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5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委员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早报记者 李继成;沪建设用地规模超伦敦东京[N];东方早报;2014年

7 房报记者 佟继萍;沪未来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N];房地产时报;2014年

8 本报评论员;从源头严格把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9 记者 郄建荣;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规模将受严格控制[N];法制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俊琴;我省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N];河北经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海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预测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2 奇旭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3 邹永旺;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汪滢;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铭水;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6 徐晓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长的驱动力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敏;基于驱动力分析的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及布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胡艳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9 游细斌;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虎;塔城地区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及其驱动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21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121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