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大省物流业效率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11-05 12:53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大省既要积极参与国内经济体系分工,又要嵌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这对区域流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物流业作为社会流通能力的核心,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提升物流业效率,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对于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与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基于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视窗分析模型测算2005-2012年我国五个经济大省物流业效率值,并构建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分析区域物流业效率演化发展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不同省份物流业效率演化规律差异显著,如广东物流业效率呈现"U"型演化趋势,江苏物流业效率呈现线性加速增长演化趋势,山东物流业效率呈现倒"V"型演化趋势,浙江物流业效率呈现平缓的倒"V"型演化趋势,河南物流业效率呈现斜"N"型演化趋势。物流业效率的核心影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如对广东物流业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化;而同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江苏和浙江的物流业效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都是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对山东省物流业效率的影响最大;影响河南省物流业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制度因素。因此,为有效提升经济大省物流业发展效率,在物流业全面对外开放形势下,各省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对策。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major economic provinces not on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domestic economic system, but also embed in the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division system, 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regional circul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 of social circulation capacity, logistics industry is not only the accelerator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grasp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realiz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o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production,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and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Using the window analysis model based on 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to calculate the efficiency value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five major economic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2,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efficiency by using the grey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model.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of logistics efficiency in different provinces, such as the trend of "U" evolution of logistics efficienc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rend of linear accelerated growth of logistics industry efficiency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nverted "V" evolution trend in Shandong logistics industry efficiency.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Zhejiang Province shows a gentle trend of "V" type evolution, while that in Henan Province shows a trend of "N" type oblique evolution.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r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such as urbanization, which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Guangdong.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gistics efficiency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which belong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circle, are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of Henan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institutional factor.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major economic province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overal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each province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机制构建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CJJ049)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F2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钟祖昌;;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中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2 王维国;马越越;;中国区域物流产业效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J];系统工程;2012年03期

3 姚娟;庄玉良;;所有权结构、物流环境及我国物流业效率[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4 贺竹磬;孙林岩;;我国区域物流相对有效性分析[J];科研管理;2006年06期

5 田刚;李南;;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11年07期

6 张诚;张广胜;;中部六省物流产业效率分析及政策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辉;;GM(1,1)模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总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0期

2 饶金丽;黎东升;熊娜;;基于VES模型的湖北英山茶叶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3 沈菊红;;灰色新陈代谢模型在农民收入和消费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4 惠玉蓉;董千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性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郭建华,白桦,蒋宜勋,韦江毅;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武器装备项目研制费用估算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4年06期

6 张玉红;覃炳醒;孙铭隆;周志强;;林火对大兴安岭典型林型林下植被与土壤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关志强;陈谊;;灰色模型在健康数据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王建华;李南;徐斌;;需求预测对两级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9 高华;朱俊文;;基于AHP法的城市基础设施负债融资风险评价[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10 孙田;;二手乘用车供给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启玉;张茂林;;小波神经网络预测电价的新改进[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2 杜鹃;;长寿风险对年金产品的偿付压力分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3 佟长福;李和平;;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王秋生;高绍坤;崔勇;;基于人工免疫网络和AR模型的聚类与预测算法[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义闹;殷文俊;;温州市人口的灰色Logistic模型[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梦东;刘敏;;指数平滑模型在能源消费总量预测中的应用[A];长江三峡库区蓄水与航路航法论文集[C];2007年

7 高路;杨恒杰;潘新祥;;基于模糊理论对油轮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高路;杨恒杰;潘新祥;;基于模糊理论对油轮火灾爆炸事故的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9 丁润锁;庞俊杰;勾贺明;宁书臣;;天津市农机化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佟长福;史海滨;李和平;;基于小波分析的灰色系统理论在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姝慧;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延静;我国煤炭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英杰;安徽省农业环保数据库系统建立[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颖;时间序列指数平滑算法的改进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赵宏海;中散公司小灵便型船队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施冬梅;K航运公司中韩航线配船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卢兴林;基于GARCH模型的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波动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孟繁彬;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丰存裕;某国有企业巴拿马型船队经营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魏宝亮;我国氧化铝进口分析及接卸港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玉蓉;董千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性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唐要家;竞争、所有权与中国工业经济效率[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3 刘玉海;林建兵;翁嘉辉;;中国道路运输业营运效率动态分析——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余泳泽;武鹏;;我国物流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5 唐建荣;张白羽;浦徐进;;中国碳减排的技术路径及政策建议——基于经典估计贝叶斯平均(BACE)法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11期

6 代合治,姜鲁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工业结构比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1期

7 邓学平;王旭;Ada Suk Fung Ng;林云;;我国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分析[J];系统工程;2008年06期

8 田刚;李南;;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1期

9 李兰冰;刘秉镰;;我国对外开放机场的动态生产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10 白雪洁;姜凯;庞瑞芝;;我国主要国家级开发区的运行效率及提升路径选择——基于外资与土地利用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王子龙;区域物流网络结构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佩秀,周家江,谢英亮;卫生执法监督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山东食品科技;2003年06期

2 陈三奇;技术实现影响因素刍议[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金剑;我国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78~2001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赵广信,刘总理;我国统计公信力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5年15期

5 姚春玲;;内蒙古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郑全全;赵立;;农民择业心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2006年04期

7 许国斌;;浅析沟通在办公室管理中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樊在勇;;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因素[J];施工企业管理;2006年07期

9 瞿华;;论教育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10 侯剑平;;中国居民区域健康公平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思怡;李梦婷;池丽洁;周映;;个体吸烟影响因素调查——基于对19位吸烟者的访谈[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红梅;刘丽君;李明;;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艳;李培培;;良心行为影响因素的内隐与外显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9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海敏;李建勋;;浅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骏;用户接受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宏霞;B2C环境下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石晓晶;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段伟伟;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焦瑞;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吕军城;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D];潍坊医学院;2007年

6 田垒;3G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杜宇玮;国际对华产业转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汪宁;苏州高职生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及研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郑丽敏;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中杰;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12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312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