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银企动态博弈的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探讨

发布时间:2018-11-05 15:44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竞争、鼓励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率、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已占据中国企业98%以上,在拉动就业、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融资难”问题一直以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以及各大中型企业都是各大商业银行的青睐者,而对于中小企业,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常常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或者以较低的贷款限额来抑制中小企业的贷款,这无疑让本就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这样的局面与上述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矛盾逐渐加深,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越来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进而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政府不断的出台新型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断的探索新型道路,由此看出,无论政府还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金融资源和金融服务的供求市场上,银行和企业各自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已从过去的优秀企业求银行转变为现在的银行寻求优秀企业,充分反映了银企关系市场化的价值取向。 国外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较早,理论较成熟。他们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因此提出了关系型融资,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研究关系型融资与贷款可得性的关系,另一部分研究关系型融资与融资成本的关系。本文结合过去学者的理论与实证成果,也从这两部分进行探讨。 本文以银企关系为主线,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在进行实证研究之前,本文在过去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银企动态博弈模型。打破了过去传统的静态博弈论的方法,考虑到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入了企业守约与违约,银行追究与不追究的变量,从而分析银企的行为。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然后将关系型融资引入博弈树,通过理论分析,关系型融资的引入会给银行与中小企业带来怎样的利益变化,如何达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并提出了两个实证假设。因此,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阐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并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建议。 经过银企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设,即“银企关系与贷款可得性成显著正相关”,“银企关系与融资成本成显著负相关”。文章以2000-2012年的我国上市中小企业为样本数据,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银企关系与贷款可得性,融资成本的相关性。其中,银企关系用银企关系长度、银企关系数量、高管背景来衡量,贷款可得性与融资成本分别从贷款率和利率溢价来表示,都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来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结果显示,两个假设都得到较好的验证。首先,第一个假设中,“银企关系数量与贷款率成显著正相关”,“高管背景与贷款率成显著正相关”得到了验证,企业的关系型银行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贷款,另外银行高管进入公司董事会后,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变小,并且银行高管通过参与公司董事会能够获得来自该行业的专门知识和信息,缓解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增加该行业企业的贷款额。但是“银企关系长度与贷款率却呈显著负相关”,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模型设计或者样本搜集的问题,或者是银企关系长度并不能代表银企之间关系的紧密度,商业银行并没有将其作为贷款政策的影响因素。对于第二个假设,“银企关系长度与利率溢价成显著负相关”,“高管背景与利率溢价成显著负相关”得到了验证,企业与关系型银行建立关系的时间越长久,银行对企业的财务信息、信用度越了解,因此在制定贷款定价时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利率,此外,具有银行背景的管理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以及专业知识,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另外,实证表明“银企关系数量与利率溢价并无显著相关性”,但回归系数为正,这个结论与Elsas(2005)的观点相一致,他发现在信用风险和其他控制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会集中向一个给定金融机构贷款并降低其贷款利率,也就是说,当企业与多家银行建立关系,不但不能降低贷款利率,反而会增加相应的融资成本如每年的业务往来费,交易费用等。 结合上述的实证结果及理论分析,本文分别从中小企业、银行及政府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更好的贯彻关系型融资。作为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壮大自身实力,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此同时,尽早的树立关系银行的观念,避免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对于贷款者银行来说,国有银行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作为对我国国民经济如此重要的中小企业来说,推进银行创新,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例如加大利率浮动,结合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利率。最后,对于政府来说,可以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强化企业的信用观念,也可建立贷款风险担保制度,保证银行的利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最后建立合理的金融体系与银行体系,促进金融业的稳定发展。 本文内容共分五章: 第0章,引言。该章介绍了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与关系型融资的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及本文的框架。 第1章,国内外文献回顾。该章回顾了银企动博弈的文献与关系型融资的文献,对上述的文献进行了简单的评述,并提出了不足。 第2章,中小企业融资及关系型融资的基础理论。该章首先介绍了关系型融资的内容与特征,其次介绍了关系型融资的基础理论,从信贷配给与金融中介出发分析关系型融资为何存在。最后,从中小企业出发分析关系型融资存在对银企价值的影响,有利的分析关系型融资存在的必要性。 第3章,基于银企动态博弈的关系型融资理论分析。该章运用银企动态博弈的方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以及关系型融资为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建立博弈树的方法,运用逆向归纳法得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然后将关系型融资引入博弈树分析它为银企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两个假设。 第4章,本章与第3章是紧密相连的,它在第3章的基础之上,采用实证的方法来验证上述的假设。在本章中,建立了银企关系与贷款可得性、融资成本的两个模型,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检验银企关系对两者有无显著影响,从而得出两个假设是否成立。 第5章,政策建议。依据实证的结果,结合企业与银行、政府之间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今后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6.3;F275;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军明;刘晓斌;;基于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2 王宇坤;谢昕;;对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困境的博弈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 徐计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博弈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4 何韧;;银企关系与银行贷款定价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0年01期

5 何韧;王维诚;;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成长——关系借贷价值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9年10期

6 韩志丽;;企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演进与创新——一种价值链视角[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1期

7 殷孟波;翁舟杰;;关系型贷款和小银行优势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7年06期

8 陈键;;银企关系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基于2003年NSSBF调查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1期

9 周中胜;王愫;;企业家能力、信用评级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可获性——基于江浙地区中小企业问卷调查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6期

10 郭田勇;李贤文;;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2312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312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