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辽宁省能源回弹效应测算分析

发布时间:2018-12-21 17:22
【摘要】:分别运用索洛余值法(C-D法)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构建能源回弹效应的测算模型,测算辽宁省1986~2014年的能源回弹效应.结果表明:辽宁省存在比较明显的回弹效应并呈上升趋势.说明不能只注意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而忽视回弹效应,要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价格改革和市场调节等手段相结合,推进辽宁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Abstract]:Using Solow residual value method (C-D method) and DEA-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ethod, the energy springback effect of Liaoning Province from 1986 to 2014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obvious springback effect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trend is rising. It shows that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but ignore the springback effect. We should combin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energy price reform and market regulation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goals in Liaoning Province.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13DJY0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2163)
【分类号】:F224;F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廷山;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探讨[J];技术经济;1998年11期

2 谭砚文,凌远云,李崇光;我国棉花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05期

3 张道海;何有世;;江苏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06年04期

4 何锦义;刘树梅;刘晓静;;当前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几个问题[J];统计研究;2006年05期

5 张社梅;赵芝俊;;对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回顾及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6 吕宏芬;池仁勇;;江、浙、沪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7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J];技术经济;2009年02期

8 姜秀娟;廖先玲;赵峰;;基于参数灰色估计方法的山东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9 罗卫平;罗广宁;吴晓青;;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广东农业与农村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10 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水稻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冯义;许坚;赵昌虎;;对“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3 马文杰;冯中朝;;中国花生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分析[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丽佳;冯中朝;;湖北省水产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月辉 实习生 丁哲世;女性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为42.4%[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依赖政策支持[N];中国财经报;2006年

3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陶友之;企业义利观关乎社会和谐[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苏斐菲;我国分省区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2 潘建新;中国中部六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魏梦月;西部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异质性考察[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苏丹;公益型企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何静;基于“索洛余值法”改进模型的技术进步贡献率量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朱震峰;山西省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7 宋静;江苏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9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389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