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22 18:16
【摘要】: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笔者构建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系统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了系统动力学之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适用性,并验证了所构建系统的合理性。基于此,实证考察了1982年~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经济增长作用于人力资本的路径特征与影响强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大致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则很平缓,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ystem dynamics, the author constructs the system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 theoretically analyzes the applicability of system dynamic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verifi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path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intensity of economic growth on human capital in 31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China from 1982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human capital is quite different among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s, the eastern region shows a downward trend, the northeast region is very smooth, and the situ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western region is more complex.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RK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233) 青岛大学科研专项(QDXY201526)
【分类号】:F127;F24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逯进;陈阳;贺晓丽;;创新、经济增长与转型动力——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2年02期

2 代谦;别朝霞;;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4 王弟海;;健康人力资本、经济增长和贫困陷阱[J];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5 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6 严成j;;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拓展的MRW框架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7 逯进;周惠民;;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8 王金营;中国经济增长与综合要素生产率和人力资本需求[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周立新;;FDI与重庆市内资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5期

2 严成j;龚六堂;;政府公共支出理论框架评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3 王立国;张洪伟;;地方政府公共投资制度与投资决策问题研究——基于完善投资体制和投资决策科学化的文献综述[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9期

4 郭玉清;刘红;郭庆旺;;中国财政科教支出动态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5期

5 张焕明;;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路径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6 赵国友;;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基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7 刘海明;祖强;;FDI、经济增长和产业安全:1978-2007[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8 屈小娥;;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9 温怀德;刘渝琳;;对外贸易、FDI的经济增长效应与环境污染效应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8年05期

10 冯冰;孔元;;对外贸易方式与工资不平等[J];当代财经;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郭庆松;;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中的人力资本积累:理论启示与现实要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肖德勇;;地区经济差异与保险发展[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理论卷2)[C];2010年

5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6 沈坤荣;郑安;;内生经济增长框架下政府R&D资助方式的探讨[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7 华萍;;不同教育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省份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8 赵哲;但佳丽;;融资困难与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关系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9 赵哲;但佳丽;;融资困难与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关系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10 赵哲;但佳丽;;融资困难与FDI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关系研究[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娟;FDI与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夏李君;影响利用外资质量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升艳;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周西南;FDI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8 刘志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少波;江苏省引资质量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国华;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分析[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宣扬;FDI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朱志平;区域二重开放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航;我国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从业经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孟庆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鹏飞;经济增长中非科技型软投入作用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9 高金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本积聚机制与政策探析[D];石河子大学;2009年

10 杨欣欣;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本计量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东升;;论建设创新型国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伍学林;;西部内陆地区开放与开发协调联动[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3 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年03期

4 陈迅;余杰;;公共支出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5 何枫;金融中介发展对中国技术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3年06期

6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7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8 刘洋;罗建敏;王健康;;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9年05期

9 刘国恩;William H.Dow;傅正泓;John Akin;;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10 林毅夫;张鹏飞;;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林毅夫;[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李元元;[N];学习时报;2006年

3 吴敬琏;[N];南方周末;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树荣,张耀奇;人力资本涵义与特征论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2 向志强;人力资本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本投资[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5期

3 王清智;论语言的经济功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4 文艺,梁振军;关于人力资本出资的一点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江竹兵;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理论及实际运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贾维霞;构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相结合的企业所有权制度[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7 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与产权问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黄维德;上海人力资本的使用状况[J];人才开发;2002年03期

9 郑伦卉;从人力资本的特征谈人才激励措施[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陈蔓生;;网络时代的人力资本[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承坪;;论企业家声誉性人力资本[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国和;;对人力资本的社会学审视——兼评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平;张贵敏;陆静;孟春媛;;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罗谌;;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效应的实证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向显湖;李永焱;;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6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任建华;;人力资本的完整与残缺范畴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李江萍;;基于新准则的人力资本出资的会计处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黄盼盼;陶厚永;;人力资本入股的策略探究——兼论企业高管短期行为的防治[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萧;给人力资本出资以法律地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文力;用价值资本激励人力资本[N];经济日报;2003年

3 周天勇;农业发展与农村剩余人力资本转移的两难[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陶筠;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从企业开始[N];市场报;2002年

5 刘小东;企业生命力在于人力资本[N];安徽经济报;2006年

6 周莹邋王文彬;信息时代人力资本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三个前提[N];中国人事报;2007年

7 汪蕊 作者单位 审计署广州办;人力资本与服务业比较优势相关性探析[N];中国审计报;2007年

8 方竹兰;从“炒股热”看创新创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记者  俞嘉骏;各地试行人力资本入股[N];组织人事报;2006年

10 王振明;人力资本需要市场化[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国防;权力结构中的微观权力与人力资本[D];南开大学;2009年

2 朱焱;人力资本财务及其控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薛乃卓;基于能力视角的人力资本评价与增值激励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王德劲;我国人力资本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喻汇;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广科;区域人力资本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杨光明;基于节约人力资本的企业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菁;人力资本与制度变迁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倩;人力资本承担风险的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关亚冬;人力资本视野下公司资本制度完善之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3 王艳;人力资本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8年

4 崔红威;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人力资本支持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5 赵华峰;西部国家高新区人力资本技术经济评价与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薛艳梅;区域人力资本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光宇;人力资本核算理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管晓荣;山东省人力资本现状、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芸;关于中国人力资本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10 郑君;人力资本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83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483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