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低碳经济背景下广州市产业碳排放特征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9-05-26 22:51
【摘要】:在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的趋势下,基于广州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不同产业部门碳排放情况变化明显,10年来,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比重较小且增加缓慢,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比重一直较大但增速放缓,第三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且比重逐渐加大,2012年第三产业碳排放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通过聚类分析,将工业部门内部行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优化发展、限制发展和深化发展五类。最后,对不同的产业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trend of low carbo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y,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Guangzhou from 2003 to 2012,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have changed obviousl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primary industry is small and the increase is slow, the propor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has been large but the growth rate has slowed down,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ve increased rapidly and gradually, and the carbon emission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ve exceeded those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2.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the internal industries of industrial sector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priority development, key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development, restri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development.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different industrial departmen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广州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7411796090671)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王海飞;;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4 阳玉香;谭忠真;;湖南省低碳经济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5 陈艳春;田丽红;;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杜志威;吕拉昌;;广州碳排放与城市发展[J];特区经济;2012年09期

7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8 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谭丹;;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9 张彬;姚娜;刘学敏;;基于模糊聚类的中国分省碳排放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10 李健;周慧;;中国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娜;顾凯平;;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2 陈铭泽;;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碳排放因素分解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3 吴未;路平山;;县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以惠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4 王敬敏;朱益平;;河北省碳排放及其趋势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5 董智;王世进;;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6 毛雁冰;;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化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8 王超;穆东;姜庆国;;煤炭产供链的碳排放经济测度模型和治理效益模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曹俊文;刘官站;;中国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10 王素凤;;低碳生态城市评价研究述评[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2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志远;郑伯红;;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裴莹莹;吕连宏;罗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A];二氧化碳减排控制技术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庆;雷莉萍;侯姗姗;;中国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区域性特征发展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张正帅;;我国零售业低碳运行的对策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志强;刘春梅;;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胡初枝;黄贤金;;区域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娜;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赖力;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万宇艳;我国工业结构低碳化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孟琳;河北省CO_2排放现状及趋势预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陈六君,王大辉,方福康;中国污染变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与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3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5 金三林;;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6 杜德利;;我国应建立符合国情的自主低碳产业体系[J];城市住宅;2009年11期

7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4期

8 牛鸿蕾;江可申;;产业结构调整的低碳效应测度——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9 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双重转型[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7期

10 郎一环,王礼茂,王冬梅;能源合理利用与CO_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N];广州日报;2012年

2 ;[N];广州日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2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王磊;;英国碳排放征税好处多?[J];中国报道;2010年07期

4 向佳;;新疆参与碳排放贸易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3期

5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莫大喜;常凯;;欧盟碳排放价格波动的动因剖析[J];特区经济;2011年06期

7 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8 戚婷婷;;碳排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19期

9 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刘晓;朱永彬;彭永明;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趋势的比较[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485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485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