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时现值模型的耐用品消费与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研究
【图文】:
·22·商业研究2015/02品消费支出增加之后,扩展模型预测的经常项目的波动性明显加大了。从表3报告的其它检验结果来看,耐用品模型与基准模型相比,预测的经常项目标准差与实际经常项目标准差的比率由0.355提升为0.484,预测的经常项目与实际经常项目的相关系数由0.902提升至0.924。再结合图1来看,包含耐用品模型的预测功效确实有了一定的提高。图1基准模型、扩展模型预测值与实际经常项目走势对比图从模型的理论含义来看,耐用品的购买对经常项目增加了一个附加的调整成分,,预测出的经常项目应该是更加波动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包含耐用品的扩展模型预测的经常项目并未达到实际经常项目的波动程度,这可能是因为在本文研究的样本期内中国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支出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居民耐用品消费的支出水平。例如,美国战后耐用品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就在11%-16%之间,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即在12%左右波动并趋于稳定。而中国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只是在近年来由于耐用消费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及零配件消费支出的大幅增加而导致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增加。由于在本文研究的样本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支出比重较低,导致其波动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近年来中国居民耐用品消费支出比重增加的情况下,模型的预测功效还是有所改善,这意味着中国居民耐用品消费将对经常项目的变动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五、结论本文运用经常项目的跨时现值模型研究中国居民耐用品消费与经常项目的差额波动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不能拟合实际经常项目的波动路径。将模型进行扩展,包含了中国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变量之后,正式检验仍然拒绝了模型的估计结果,但模型拟合实际经常项目的能力有?
【作者单位】: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新疆财经大学中亚经贸研究院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ZY63C010 新疆财经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BS0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2BGJ64
【分类号】:F126.1;F75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2 韩剑;张二震;;基于跨时最优模型的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研究[J];经济科学;2009年06期
3 臧旭恒;居民跨时预算约束与消费函数假定及验证[J];经济研究;1994年09期
4 樊潇彦;袁志刚;万广华;;收入风险对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5 赵文军;于津平;;中国贸易顺差成因研究——基于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6 李海莲;;论中国财政政策的经常项目跨期均衡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2 赵文军;陈勇;赵登峰;;全要素生产率、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基于跨期最优选择理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3 项松林;;国际货币政策对中国贸易顺差影响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5期
4 吴炜峰;杨蕙馨;;转型时期我国城乡居民居住消费收入弹性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5 黄宇;;我国城镇居民跨期消费行为演变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6 颜士锋;;转型时期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变化及原因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7 项松林;;内需扩大、消费习惯与贸易顺差[J];当代财经;2011年09期
8 吴辰江;;持久收入风险与消费倾向下降——一个基于缓冲储备模型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4期
9 秦雅倩;周小伟;;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购买策略模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0 王非;洪银兴;戴蕾;;耐用消费品价格补贴政策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农村家庭的考察[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杰;张卫涛;;中国城镇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理论与经验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田柳;师博;;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消费与二元财政——基于VECM模型的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3 尹志超;甘犁;;中国住房改革对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1期[C];2009年
4 杜海韬;邓翔;;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状态下的预防性储蓄研究——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5 周京奎;;收入不确定性、住宅权属选择与住宅特征需求——以家庭类型差异为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奎;银行卡对消费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张馨月;基于收入变迁的城镇居民乘用车需求演化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琼;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成本”渠道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甘小芳;中国经常项目顺差成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牟岩;中国居民休闲消费需求的宏观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杨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吕晖蓉;中国住房金融功能重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薇;不安全感、预防性储蓄与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挺;经常账户顺差调节政策有效性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董书辉;居民财产性收入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研究:以美国为例[D];南京大学;2011年
4 龚攀峰;习惯形成下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宾;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王敏;不确定性预期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萍;生命不确定下的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鲍尖;中国总需求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收支的均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魏丹;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发展空间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杨久源;新疆居民消费倾向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胜;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7年08期
2 张南;国际资金循环与中国对外资本流动[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3 余永定;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02期
4 刘伟;胡兵;李传昭;;财政赤字、实际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5 余芸春;;从资源禀赋角度看我国贸易顺差[J];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6 王晋斌;李南;;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11期
7 荣昭;盛来运;姚洋;;中国农村耐用消费品需求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2年02期
8 王曲;刘民权;;健康的价值及若干决定因素: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9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10 吴延兵;;R&D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诗芬;现值在我国会计中运用的现状与可能性辨析[J];会计研究;2000年11期
2 郭葆春,胡树红;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01年11期
3 谢诗芬;关于现值概念的研究内容与观点[J];中国资产评估;2001年02期
4 长计;;个人净资产的计算[J];致富之友;2002年04期
5 孙丽影;运用现值技术估计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探讨[J];财会通讯;2004年09期
6 黄向阳;封闭型保单组未来损失现值向量的联合分布及渐近分布[J];经济数学;2005年01期
7 高俊科;;关于资金流现值的计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9期
8 谢诗芬;;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戴璐;;现值概念应用类型与潜在冲突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9期
10 张鸿鹰;;数列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现值计算[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述美;;也谈会计计量中的现值运用[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西林;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去年回收资产63.2亿[N];中国企业报;2002年
2 叶春敏;采矿挖掘机 购置还是租赁[N];中国税务报;2006年
3 巩建权 杨代兵(作者单位:农行四川达州分行);固定资产经济寿命模型在银行的运用[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4 实习记者 陈博;按现值投车险 投起来仍很“烦”[N];北京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苏肖妮;复合马尔可夫二项模型的红利策略[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8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38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