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东丽湖科学城建设模式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5 12:52
【摘要】: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城的建设,搭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最终实现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东丽区作为天津双城双港城市发展格局的中心地带,且已具备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发展条件,将更加注重推进园区提升和载体资源整合,着力打造科研院所带动产业创新的东丽湖科学城。通过选取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学园、中关村等典型科技园区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国内外园区建设的环境差别、适宜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布、园区运行的多方协作方式等,为东丽湖科学城的建设思路提供了借鉴与引导。应用PEST、SWOT分析框架对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前面临的总体竞争环境。并以中外学者对科学城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并结合东丽湖实际情况,采用AHP分析法,从东丽湖科学城的创新创业环境、要素集聚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得出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优势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天津市政府对东丽发展的定位,提出了东丽湖科学城建设的战略规划与产业布局。将项目拉动、产业集聚、生态发展作为重点实施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任务及目标。根据东丽湖区位分布及生态环境,划分科技服务中心区、科技总部集聚带、科技成果转化带、科技产业发展带等四部分主要区域。基于东丽湖科学城的战略目标,从指导方式、开发模式、资金注入、品牌营销和产业发展等方向探究战略的实施路径,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进行价值分析。并从政府支持角度提出东丽湖科学城实施的保障体系。
【图文】:

鸟瞰图,鸟瞰图,城市设计,天津


东丽湖城市设计鸟瞰图

科学城,产业集群


东丽湖科学城产业集群图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原;王宏起;高翔;杨仲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方法与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6期

2 袁晓辉;刘合林;;英国科学城战略及其发展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5期

3 滕堂伟;;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研究——世界一流科学园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5期

4 石碧华;;我国科学城建设的现状和出路[J];理论视野;2012年04期

5 张铁男;陈娟;;基于区域创新理论的大学科技园孵化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8期

6 钱文娟;汤少梁;;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制定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年02期

7 王育新;刘晓冰;曹志诚;;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11期

8 朱旭光;;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模式的三维分析[J];经济论坛;2009年04期

9 边伟军;罗公利;;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12期

10 李欣红;;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一个理论和实证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建强;;聚才汇智求创新[N];光明日报;2012年

2 侯博;李墨白;;思维产业激活都市型科技园区[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淑;我国大学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2 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亚南;大学科技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2 蔡德智;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国际比较[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3 刘婷婷;超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欣s,

本文编号:2541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41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