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素替代弹性之“索洛猜想”检验
发布时间:2020-03-19 10:41
【摘要】: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国民经济和三次产业替代弹性时间序列,对两类"索洛猜想"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总量替代弹性和三次产业替代弹性均明显小于1,CD生产函数并不适用;改革时期替代弹性呈上升趋势,"索洛猜想1"得到有力支持;总量替代弹性介于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之间,且小于产业替代弹性加权平均值,"索洛猜想2"被明确拒绝。最后,就该领域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图文】:
化幅度最大,三次产业相对变化幅度稍小且非常接近。从技术变化方向看,国民经济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均为净劳动增强型,第二产业则为净资本增强型。图1国民经济与三次产业替代弹性变化趋势我国国民经济替代弹性小于1,改革时期呈上升趋势,由80年代不足0.3提高至当前的0.5左右,特别是1995-2005年快速上升;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也呈类似上升趋势。替代弹性的上升趋势,与我国改革时期的发展特征高度相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深化,市场逐渐获得资源配置主导权,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流动性日益增强,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持续提高。2007-2008年,国民经济和二三产业替代弹性有所降低,可能反映全球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未来一段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替代弹性将进一步提高。(三)“索洛猜想1”检验以上结果,对“索洛猜想1”给出有力支持。不仅加总程度最高的国民经济替代弹性随经济发展(及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加总程度较低的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也表现出相似变化特征。这一变化趋势符合Miy-agiwa&Papageorgiou(2007)理论模型中总量替代弹性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论断,,并与经验研究中20世纪美国替代弹性的变化方向一致。国内文献鲜见对“索洛猜想1”的直接检验,仅有几项研究可给出间接判断。张明海(2002)[33]基于分段估计方法,估计我国替代弹性由1952-1992年的0.466(1978-1992年约为1)上升至1993-1999年的1.466。尽管其结果捕捉到我国替代弹性的上升趋势,但国际经验表明替代弹性短期内很难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我们推测,由于其采用希克斯中性技术假定且数据处理方法相对粗糙,导致估计结果有偏。陈晓玲和连玉君(2012)[34]基于省区数据估计替代弹性,发现1978-2008年省?
图2总量替代弹性估计值与三次产业平均值比较均值s驭摇H缓螅檬
本文编号:2590119
【图文】:
化幅度最大,三次产业相对变化幅度稍小且非常接近。从技术变化方向看,国民经济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均为净劳动增强型,第二产业则为净资本增强型。图1国民经济与三次产业替代弹性变化趋势我国国民经济替代弹性小于1,改革时期呈上升趋势,由80年代不足0.3提高至当前的0.5左右,特别是1995-2005年快速上升;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也呈类似上升趋势。替代弹性的上升趋势,与我国改革时期的发展特征高度相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深化,市场逐渐获得资源配置主导权,生产要素跨地区、跨部门流动性日益增强,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能力持续提高。2007-2008年,国民经济和二三产业替代弹性有所降低,可能反映全球金融危机的外生冲击。未来一段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替代弹性将进一步提高。(三)“索洛猜想1”检验以上结果,对“索洛猜想1”给出有力支持。不仅加总程度最高的国民经济替代弹性随经济发展(及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加总程度较低的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也表现出相似变化特征。这一变化趋势符合Miy-agiwa&Papageorgiou(2007)理论模型中总量替代弹性随经济发展而上升的论断,,并与经验研究中20世纪美国替代弹性的变化方向一致。国内文献鲜见对“索洛猜想1”的直接检验,仅有几项研究可给出间接判断。张明海(2002)[33]基于分段估计方法,估计我国替代弹性由1952-1992年的0.466(1978-1992年约为1)上升至1993-1999年的1.466。尽管其结果捕捉到我国替代弹性的上升趋势,但国际经验表明替代弹性短期内很难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我们推测,由于其采用希克斯中性技术假定且数据处理方法相对粗糙,导致估计结果有偏。陈晓玲和连玉君(2012)[34]基于省区数据估计替代弹性,发现1978-2008年省?
图2总量替代弹性估计值与三次产业平均值比较均值s驭摇H缓螅檬
本文编号:259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59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