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博弈关系与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3:07
【摘要】: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区域,受到了各方关注,如何推进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成渝城市群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其战略地位的上升,使得交通物流基础上设施建设对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城市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提高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以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整理,现有文献对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较多,一些学者通过博弈视角研究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提供,但对区域之间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及协同机制的研究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经济学角度将成渝城市群中的城市分为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其次,通过运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对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间和非核心城市间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博弈分析;再次,为了实现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激励约束、利益分享和冲突解决三个方面进行协同机制的设计,加快推进实现城市群内有序的竞争、政府跨界治理与协同发展的目标;最后,根据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因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成渝城市群目前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存在投入成本大、功能滞后、重复建设和信息化水平发展较低等主要问题。2.成渝城市群中不同行政区域下的各层级城市之间,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而造成的非合作博弈关系,使城市群的治理陷入“囚徒困境”。3.为了实现成渝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需要消除恶性博弈使其有序化,本文通过从激励约束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三方面构建了协同发展体系,解决城市群中协同动力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政府协商机制不公平和仲裁机制效用不明显等问题。4.从政府层面针对成渝城市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点: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成渝城市群中跨区域的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博弈关系的分析;提出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的具体运行路径以及利益冲突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过程。
【图文】:

网络结构图,城市群经济,城市群,成都


图 2.1 成渝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图所示,根据成渝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图,可以得出城市分别为成都——绵阳、成都——德阳成都——资阳、、重庆——涪陵、重庆——永川、重庆——合川、重江。结合图表可以看出,重庆和成都都是成渝城市群为中心,向周围成放射性辐射结构,因此成渝城市群心的双核城市群。与此同时,由于成渝城市群中核心密切,但与其他城市之间联系较弱,因此成渝城市群有不均衡性。结合上表可以看出,重庆和成都的出度在城市群中居于核心地位。对比其他城市出入点可以泸州、合川等城市的经济活动较为频繁,且能积极主系,且南充和遂宁是众多城市的中介机构,负责与其

城市群经济,子群,城市群


图 2.2 成渝城市群经济网络的凝聚子群分析及结果城市群经济网络中,在二级层面以上的子群包眉山、乐山、资阳和雅安构成的子群;二是群;三是由南充、遂宁、广安、达州形成的群。从经济情况来看,主要形成了由成都和系;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与图上所示的凝市群具有典型的双核城市群结构。按照以上分析,,只将成渝城市群按照核心城同时,虽然目前成渝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以成城市形成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但由于目,基于目前城市等级之间的现状,在第三章进群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59.27;F224.32;O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继新;付杰;;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研究回顾、关键问题与逻辑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刘冲;乔坤元;周黎安;;行政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同效应:来自中国县域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4年10期

3 江曼琦;;对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的重新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5期

4 丁煌;叶汉雄;;论跨域治理多元主体间伙伴关系的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刘升学;;协同视角下城市群建设与产业群优化研究——以湖南省“3+5+6”城市群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6 宁越敏;张凡;;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7 陆铭;向宽虎;陈钊;;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J];世界经济;2011年06期

8 朱俊成;;都市区多中心共生结构与模式研究[J];江淮论坛;2010年04期

9 刘海明;谢志忠;黄初升;杨健;赵莹;;福建省区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成熟度评价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子翔;首都圈省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2 司林杰;中国城市群内部竞合行为分析与机制设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董岗;现代港口竞争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60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