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和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物流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1:52
【摘要】: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物流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但是整体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鼓励物流业提升规模化和多样化水平,并将减少行政干预等非市场因素作为物流业中长期发展的重点。当前学者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多为制造业,少有研究产业集聚对物流业增长的影响。同时随着产业的转型,市场化改革将在物流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从产业集聚和市场化进程两方面对物流业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集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和市场化进程作用于物流业增长的影响机制。结合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说:产业集聚与物流产业的增长呈非线性关系、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会经历阵痛、市场化改革不一定有利于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中国200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xtscc命令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分别对三个假说进行验证。xtscc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层面,专业化集聚与物流产业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而多样化集聚与物流产业增长存在“U型”关系;分地区讨论中,产业集聚和市场化进程对不同地区物流产业增长的影响有所不同。门槛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物流业增长的影响存在市场化门槛,只有当市场化水平跨越高门槛值时市场化改革才能推动专业化集聚对物流业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集聚情况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并积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图文】:
本文使用王小鲁、樊纲、余静文(2016)邋i42l公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来逡逑衡量各省市场化进程。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体制的各方各面,是一系列涵盖经济体逡逑制变革、社会体制变革、法律体制变革的总变革。市场化指数由政府与市场的关逡逑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逡逑组织发育、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的指数组成,每个方面的指数均反映市场化进逡逑程的一个特定方面。每个方面指数又由不同的分项指数组成,其中最下面一级的逡逑分项指数被称为基础指数。该指数体系目前共有23项基础指标,均来自客观的逡逑调查数据或统计数据。逡逑通过2016年公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可知,,从2008年到2014年全逡逑国整体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参考樊纲(2011)邋I%的方法,计兑全国逡逑历年的市场化指数(对各省市场化指数进行兑术平均,没好按照人口规模或GDP逡逑规模来加权计算)。全W邋2008-2014年的市场化进程情况如阁3.1所示。逡逑
逦产业集聚和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物流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逦逡逑3.3.2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逡逑从图3.2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自2009年开始保持了较逡逑高的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增加值达到28750亿元人民币,是逡逑2008年(16362.5亿元人民币)的1.76倍。在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缓慢,这逡逑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冲击。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1.3;F259.2
本文编号:2660177
【图文】:
本文使用王小鲁、樊纲、余静文(2016)邋i42l公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来逡逑衡量各省市场化进程。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体制的各方各面,是一系列涵盖经济体逡逑制变革、社会体制变革、法律体制变革的总变革。市场化指数由政府与市场的关逡逑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逡逑组织发育、法律制度环境五个方面的指数组成,每个方面的指数均反映市场化进逡逑程的一个特定方面。每个方面指数又由不同的分项指数组成,其中最下面一级的逡逑分项指数被称为基础指数。该指数体系目前共有23项基础指标,均来自客观的逡逑调查数据或统计数据。逡逑通过2016年公布的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可知,,从2008年到2014年全逡逑国整体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参考樊纲(2011)邋I%的方法,计兑全国逡逑历年的市场化指数(对各省市场化指数进行兑术平均,没好按照人口规模或GDP逡逑规模来加权计算)。全W邋2008-2014年的市场化进程情况如阁3.1所示。逡逑
逦产业集聚和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物流产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逦逡逑3.3.2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逡逑从图3.2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业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自2009年开始保持了较逡逑高的增长速度。2014年,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增加值达到28750亿元人民币,是逡逑2008年(16362.5亿元人民币)的1.76倍。在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缓慢,这逡逑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冲击。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1.3;F25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则;;“十三五”期间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要点[J];财贸经济;2015年07期
2 孙晓华;李明珊;王昀;;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3 李斌;刘子琳;;专业化、多样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增长——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7期
4 赵文军;于津平;;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5 覃一冬;;空间集聚与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91~2010年[J];金融研究;2013年08期
6 胡蓓;朱朴义;;产业集群人才集聚拥挤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9期
7 周圣强;朱卫平;;产业集聚一定能带来经济效率吗: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8 张宝友;朱卫平;孟丽君;;物流产业效率评价及与FDI质量相关性分析——基于2002—2011年数据的实证[J];经济地理;2013年01期
9 李文秀;;服务业FDI能促进服务业集聚吗[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10 吴建峰;符育明;;经济集聚中马歇尔外部性的识别——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266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66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