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对策研究
【图文】:
图 3.2 中原城市群区位图Fig. 3.2 The location map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然资源与人文优势城市群处于我国西部山地向东部平原地区的过渡区域,地势呈有多种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平原地形面积比为 41.6:1原居多的地形,中原城市群的城镇发展空间限制较小。此外,条件适宜,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如粮食、油料、花木、烟叶、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中原城市群区域内还分布着种类多样、储,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占河南省的 60%以上,其中煤炭、石、铝土矿等储量十分丰富,为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城市群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洛阳、开封三座著名古都和闻名国内外的少林功夫、中医文资源。中原城市群还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如登封少林寺焦作云台山等著名文化遗产和旅游景观。此外,中原城市群集
55 5.2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间的维度发展度差fference of dimensional development degree b 5.3,,以便考察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9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鹿晨昱;张琳;薛冰;张子龙;李恒吉;逯承鹏;;辽宁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时空综合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5年08期
2 向鹏成;罗莉华;;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5年04期
3 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陈维肖;;中国城市群基本概念的再认知[J];现代城市;2015年02期
4 曾鹏;毕超;;中国十大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5 周克昊;刘艳芳;谭荣辉;;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11期
6 王爱辉;刘晓燕;龙海丽;;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1期
7 袁莉;蔡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系统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8 张杨;严金明;熊浩宇;;基于“两型社会”理念的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04期
9 乔旭宁;张婷;安春华;冯德显;马晓哲;;河南省区域发展协调度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3期
10 刘西忠;;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与治理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群元;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钟海燕;成渝城市群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婕;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高升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3 于肖肖;川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徐世杰;湖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黄洁;中原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友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唐恺;中西部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杨猛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卢虹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新红;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评价及路径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83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68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