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以及社会经济的改革升级,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严重。过低的退休年龄使社会养老负担日益严重,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延迟退休年龄成为可选方案之一。关于是否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讨论,支持者主要看重的是目前老龄化趋势严重,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太大;反对者则指出延迟退休对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太大。2013年十八界三中全会上,我国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使延迟退休从国家层面上确定了下来。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又发布了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再一次表明了我国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决心。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退休年龄政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在退休年龄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对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理清我国进行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思路,为我国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提供合理的建议。文章用六部分内容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进行了阐述和研究。第一部分是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与退休年龄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则根据我国退休年龄政策现状找出我国退休政策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外在延迟退休年龄方面的经验及教训,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第六部分结合前文的论述给出了平稳推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原则:渐进式原则、弹性原则、充分就业原则、兼顾公平原则并以此为依据为我国平稳的推进延迟退休政策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推行弹性退休政策、改革过渡阶段严格执行现行法定退休年龄、逐步统一男女退休年龄、出台激励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以及推进退休年龄的法制化进程。
【关键词】:延迟退休 退休年龄 退休政策 人口老龄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C924.24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2-14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15-17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16-17
- 第2章 延迟退休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17-22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17-19
- 2.1.1 退休、退休年龄、退休制度17-18
- 2.1.2 延迟退休18
- 2.1.3 养老金替代率18
- 2.1.4 人口老龄化与人口红利18-19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19-22
- 2.2.1 人力资本理论19-20
- 2.2.2 生命周期理论20
- 2.2.3 社会比较理论20-21
- 2.2.4 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21-22
- 第3章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设定的历史沿革及主要缺陷22-30
- 3.1 我国退休年龄设定的现状22-23
- 3.2 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设定存在的问题23-30
- 3.2.1 退休年龄偏低,阻碍经济发展23-26
- 3.2.2 提前退休现象严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26-27
- 3.2.3 退休年龄差异大,容易造成新的不公平27-28
- 3.2.4 有效工作时间缩短,知识人才回报社会年限降低28-29
- 3.2.5 退休年龄制度建设欠缺,规范程度不够29-30
- 第4章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经验借鉴30-34
- 4.1 典型国家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状况30-31
- 4.2 国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经验31-33
- 4.2.1 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利契机31
- 4.2.2 采取小步渐进,逐步延迟退休的方法31-32
- 4.2.3 逐步统一男女退休年龄,增加社会公平感32
- 4.2.4 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32-33
- 4.3 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的教训33-34
- 第5章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34-39
- 5.1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34-37
- 5.1.1 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维持账户的长期平衡34-35
- 5.1.2 夯实制度运行的财富基础,实现公平效率的统一35
- 5.1.3 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劳动效率的提高35-36
- 5.1.4 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社会公平的提高36-37
- 5.2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37-39
- 5.2.1 短期内不利于就业,加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度37
- 5.2.2 损害部分劳动者利益,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37-38
- 5.2.3 增加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风险,阻碍养老保险的发展38-39
- 第6章 我国实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对策建议39-45
- 6.1 延迟退休年龄应遵循的原则39-41
- 6.1.1 渐进式原则39-40
- 6.1.2 弹性原则40
- 6.1.3 充分就业原则40
- 6.1.4 兼顾公平原则40-41
- 6.2 我国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建议41-45
- 6.2.1 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退休政策41
- 6.2.2 适当延迟女性退休年龄,缩小性别差异41-42
- 6.2.3 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公众延迟退休42
- 6.2.4 改革过度阶段,严格执行现行退休年龄政策42-43
- 6.2.5 制定相关法律,推进退休年龄的法制化进程43-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强;;从延迟退休看收入新政之必要[J];人力资源;2010年11期
2 本刊编辑部;;延迟退休的担忧与期待[J];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11期
3 本刊编辑部;徐炯权;;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走向背后的深度关注[J];老年人;2014年03期
4 ;中央明确渐进式延迟退休[J];中国总会计师;2013年11期
5 刘鸿娟;卫志民;;延迟退休:一厢情愿还是大势所趋[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4年04期
6 吴旭光;;延迟退休,到底该不该?[J];卓越理财;2012年07期
7 李强强;宋佳;;“老龄化中国”焦虑 延迟退休年龄引发社会热议[J];祖国;2012年14期
8 范风琴;;左学金研究员:延迟退休势在必行[J];社会观察;2012年07期
9 张文勇;;延迟退休怎样更合理[J];人力资源;2012年07期
10 青岚;;延迟退休年龄与国家能力成长[J];时代金融;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2 赵耀辉;;老龄化、退休与健康[A];2014年春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37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郭振纲;延迟退休年龄当慎重从事[N];工人日报;2008年
2 马致平;“柔性延迟退休” 是否一剂良药[N];衡阳日报;2010年
3 河南 公务员 张枫逸;讨论延迟退休 不能只玩文字游戏[N];长江日报;2012年
4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延迟退休”是试探民意?[N];重庆商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降蕴彰;养老财政投入不及3% 延迟退休还在研究[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唐钧;延迟退休难合中国国情[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光采;就业压力与延迟退休矛盾其实没想象中可怕[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8 刘武俊;延迟退休要多听公众的意见[N];法制日报;2013年
9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毛寿龙;延迟退休并不是必经之路[N];东方早报;2013年
10 燕农;穷尽一切办法之后才能谈延迟退休[N];中国商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龙;中国延迟退休对失业率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5年
2 沈吉;养老金制度改革背景下员工延迟退休决策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龙;关于延迟退休对适龄劳动力就业影响问题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4 赵霖;延迟退休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5 李婷;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王晶晶;关于我国延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7 仲衡;延迟退休的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杨雯琼;延迟退休视角下的湖南长沙与怀化50-65岁城镇居民体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舒文静;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0 罗汉群;河南省城镇职工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