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2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3 史丹;吴利学;傅晓霞;吴滨;;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4 魏下海;余玲铮;;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与适用性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比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敬华;金玉国;;山东省能源现状和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11年05期
6 唐玲;杨正林;;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7 王姗姗;屈小娥;;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8 陈德敏;张瑞;谭志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9 臧传琴;刘岩;;山东省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2 杨彦强;时慧娜;;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进展述评——1998~2011年中国能源安全战略评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谭力文;代伊博;彭程;刘聪慧;;基于石油依赖性的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6 王卓理;宋帮英;;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7 周瀚醇;;安徽工业化发展水平与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冯白;郭存芝;;江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评价与paneldata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9 闫振宇;徐家鹏;;生猪规模生产就有效率吗?——兼论我国不同地区生猪养殖适度规模选择[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10 陈凯;郑畅;;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杨朔;李世平;;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常亚青;;中国工业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的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4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6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7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齐亚伟;陶长琪;;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宏伟;国际市场势力与出口商品结构升级[D];浙江大学;2011年
4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6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王皓;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张瑞军;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伟杰;外生供给冲击、内生货币政策选择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张照青;基于目标规划的河北省能源消费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2 涂正革;;全要素生产率与区域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基于1995~2004年28个省市大中型工业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3 徐盈之;管建伟;;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4 乔宁宁;王新雅;;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0年06期
5 周鸿,林凌;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6 师博;张良悦;;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7 李国栋;;美国节能措施方案[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6期
8 李昕;;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理论预期: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J];南方金融;2007年12期
9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10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林;;节能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效率[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2 刘则渊;徐国泉;;关于中国能源效率革命的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J];上海节能;2007年03期
4 孙鸿年;;企业能量平衡——通向强化能源效率的必由之路[J];宁波节能;2007年01期
5 张珍花;王鹏;;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6 郑畅;;长江流域七省二市能源效率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24期
7 师博;张良悦;;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8 江皓;;基于面板模型的跨国能源效率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6期
9 徐士元;陈军;姚西龙;;研发投入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10 李国璋;霍宗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坤民;;低碳经济与提高能效[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汪叶俊;彭荔红;;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节能减碳分析——以福建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田子超;加拿大:以建筑信息模型提升能源效率[N];中国建设报;2012年
7 高冰洋 记者 王春;专家呼吁提升传统能源效率应与推广新能源并重[N];科技日报;2014年
8 赵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能源效率[N];中国电子报;2007年
9 孔凡伦;“链条效应”提高能源效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10 记者 黄继妍;省级能源效率推广计划在赣实施[N];江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9 徐士元;基于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彬;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珊珊;我国能源效率指标及提升对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韩聪;基于天津市的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敏;低碳经济下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芳;江苏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维维;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乔妮;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与趋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周睿;江西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汪德兴;浙江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马葱;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734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3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