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分异性研究
【图文】:
64.7%,是我国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19]。然而,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长三角地区已逐渐成为新的生态脆弱性区域之一:区域内75%以上的湖泊呈富营养化,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苏锡常和杭嘉湖平原范围近1万km2形成巨大的地面沉降地带,生物资源大量消耗,总生态足迹近十年持续上升[20,21]。同时,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累积效应使诸多环境利益矛盾激化严重[22],威胁着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图1研究区域地理位置Fig.1LocationofStudyAreainThisStudy2研究方法与数据2.1研究方法2.1.1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基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192-2006)(简称《规范》),选取生物丰度指数(BiologicAbun-danceIndex,BAI)、植被覆盖指数(VegetationCov-erIndex,VCI)、水网密度指数(Water-netDensityIndex,WDI)、土地退化指数(LandDeteriorationIndex,LDI)和环境质量指数(PollutionLoadIn-dex,PLI)5个分指数构成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co-logicalIndex,EI),评估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除WDI外,《规范》中其它4个指数的计算均采用分权重。为使各指数保持统一,避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简单叠加,本研究将构成水网密度指数的三因子即河流长度、湖泊面积和水资
质量为“良”、“较差”和“差”的区域面积较2005年分别下降3.8%、0.8%和0.3%,生态环境质量为“优”和“一般”的区域范围扩大,其中“优”的增幅最为显著,达到4.3%(图2)。3.1.2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图3),大致以上海—苏锡常—南京为界,呈南高北低中间差的特征。分界带内的上海、苏州、无锡和南京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这些城市地处长江沿岸,受高速经济发展带的辐射影响,工业化水图2长三角地区2005/2010年生态环境状况分级面积比重Fig.2AreaProportionforEachClassificationofEco-environmentalQualityintheYRDUAin2005and2010平相对较高,资源消耗量与污染物排量大。南部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普遍优于北部江苏省,这得益于浙江60.5%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水资源量及较低的环境污染负荷。从城市单元来看,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质量最优,2005年和2010年EI值分别高达77.9和80.6。浙江省中南部的衢州、温州、台州和金华等城市次之,生态环境质量较稳定,EI值介于70~75之间,名列前五位。江苏省各城市EI值为38.8~49.0,整体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其中以苏州市最差,江苏北部(简称苏北)的淮安和宿迁两市相对较好。分界带内的上海市生态环境质量最差,EI值仅为30,与丽水市的差值达43.9~46.1。具体说来,分界带内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主要表现为受环境污染物负荷和土地利用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2 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3 孙平军;;1994~2011年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性耦合关系的判别[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08期
4 叶亚平,刘鲁君;中国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5 刘海江;张建辉;何立环;董贵华;于洋;赵晓军;王晓斐;;我国县域尺度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6期
6 张颢瀚;鲍磊;;长三角区域的生态特征与生态治理保护的一体化推进措施[J];科学发展;2010年02期
7 叶有华;梁永贤;沈一青;谢林伸;;《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中若干值得商榷的问题[J];热带地理;2009年04期
8 肖强;文礼章;刘俊;胡聃;李锋;;重庆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关系的协整分析[J];生态学报;2010年19期
9 颜梅春;王元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生态环境学报;2012年10期
10 郁鸿胜;;建立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合作机制[J];求是;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周君;孙世群;;基于灰关联理论的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3 刘鎏;黄云;高德山;;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乐山市峨边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4 曹长军;黄云;;层次分析法在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5 盛周君;孙世群;倪小东;褚巍;;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6 贾德峰;张翠萍;方佳;;基于理论最值标准化法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海南省儋州市松涛水库集水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7 张国丽;李祚泳;;基于参数化组合算子评价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8 张建龙;王月健;丁武泉;谢付杰;;玛纳斯河流域近30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9 谢贤健;;沱江流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其时空演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10 陈磊山;;连云港市快速城市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成龙;;阜阳地区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及控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揣小伟;黄贤金;郑泽庆;王婉晶;;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方斌;杨叶;郑前进;吴金凤;;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的生态价值研究——以江阴市和兴化市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杨兴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谷嵩;张丰;唐晓青;曹亚明;;基于RS与GIS的河北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董伟;舒俭民;;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王亚力;彭保发;;新世纪中国四大区域城市化进程及其综合效益的对比分析[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白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王亚力;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生态型城市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雄;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王玉霞;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6 冯振东;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永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意象结构性评价与信息化传播[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德生;重庆市渝北区地表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传勇;基于数字流域的左江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丽丽;浙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殷倩;海洋污染模拟与控制决策支持系统建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尚晓丽;支线机场经营与旅游产业发展耦合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郭丽;长沙市城市化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竹云;湖北石首麋鹿活动时间分配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鲁宁;“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柯贞;西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10 丁妍妍;微山湖湿地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毅;李旋旗;赵景柱;;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带与贫困相关性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陶青,唐荣南,吴钰,方长怀,陈震云,黄海保,陈勤华;城郊森林区对城区环境生态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2期
3 厉彦玲;;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4 李水明,舒宁;MODIS数据在广西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方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年01期
5 唐琦;虞孝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6 李阿萌;张京祥;肖翔;;江苏省13城市1996~2008年碳排放时空变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7 杜希饶;刘凌;;贸易、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开放经济下的一个内生增长模型[J];财经研究;2006年12期
8 杨一鹏;韩福丽;王桥;蒋卫国;;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问题及对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6期
9 王长征,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10 段晓峰;许学工;;山东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宁艳杰;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怀宇;海洋生态经济复合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研究及可持续发展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叔鹰;西北大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J];铁道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晓春,李杰,张相敏;植树造林,改善我区生态环境[J];天中学刊;2000年02期
3 蔡平;陕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初探[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4 尚绪成,薛铁彦;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2000年02期
5 ;开创怀柔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J];中国投资;2000年09期
6 综文;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标[J];中国农村科技;2000年01期
7 马忠臣 ,李克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保护改善生态环境[J];河南林业;2000年02期
8 赵学富 ,卫发兴 ,刘辉;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林业;2000年03期
9 翁友恒;;福建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途径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0年01期
10 张晓;;切莫变西部大开发为生态环境大破坏[J];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宏;;陕西省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杨先梁;;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应先行[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何淑杰;;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心群;;对攀枝花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阎宏;何发理;;西北地区林业发展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策略[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李玉明;;秦皇岛车站村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张发旺;王贵玲;侯新伟;;矿业开发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许德芝;;搞好生态环境促进贵州经济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黄淑芳;曾从盛;;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分析——以福州市为例[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宋文著;曲衍华;崔文科;;关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对策[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继中 杨富伟 唐宪;西峡县强力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N];金融时报;2005年
2 北京林业大学 王礼先教授;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与区域配置问题[N];科技日报;2002年
3 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曹正其;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搞好生态环境建设[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孙友;政府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N];中国绿色时报;2002年
5 农民日报副总编 李文学;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三个阶段[N];农民日报;2001年
6 张宝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N];人民日报;2001年
7 刘万富 本报记者 夏光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N];四川日报;2000年
8 ;生态环境不容再破坏[N];陕西科技报;2001年
9 丹增;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N];西藏日报;2000年
10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建新疆区委会常委 唐天林;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与对策[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卢斌(王莹);基于格网GIS的艾比湖流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薛占海;生态环境产业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廖炜;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调控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海超;重庆松藻煤矿区生态环境经济补偿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武国胜;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杰;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畅;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贺宗凯;绵竹沿山带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肖雁;基于生态认证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创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龚欣欣;保定城区生态环境需水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郭芙梅;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杨建宁;我国西部12省市生态环境的动态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娜;长春市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9 韩艳丽;从生态环境问题看生态技术观的树立[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梁剑;科学技术与广西百色生态环境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41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4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