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公寓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10:07
【摘要】:2005年我国开启了资产证券化试点,但发展缓慢,2008-2012年期间处于暂停阶段,2012年之后我国资产证券化取得了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来盘活资金,分散风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量呈“井喷”态势,相关法规不断完善,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实现了跨市场交易。2014年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极大地简化了发行前程序,由此可以推断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将更加迅速。但与此同时,随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增多,基础资产种类的丰富,投资主体范围的扩大等因素,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也会不断增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产证券化的过度膨胀。为了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研究资产证券化风险,引导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为魔方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从基础资产,交易模式,信用评级,现金流预测等方面评价魔方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根据上述风险采取的相关风控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以及对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一些建议。首先,概述了魔方公寓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以及交易结构。其次,通过对魔方公寓信托受益权资产证券化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现金流预测分析,风险分析,交易架构分析,信用评级分析。再次,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寓行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建议。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作为国内首单公寓行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魔方公寓资产证券化(ABS)响应了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号召,体现了资产证券化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为轻资产公寓运营企业扩展了融资渠道,有利于资本市场投资者了解长租公寓经济模式与商业价值,为将来产权持有型公寓进行REITs尝试做好了铺垫。通过本文对魔方公寓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分析及风控措施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将来的同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受限于研究水平,本次分析并未能够彻底剖析该案例风险控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系统性风险和发起人、第三方服务机构风险方面没能做出深度的研究。提出的意见也可能不够全面和精准。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F299.23
【图文】:
图 4.2 双 SPV 交易结构图典型的双 SPV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信托+专项计划,另一种是私募基金+专项计划。在“信托+专项计划”的双 SPV 结构中,借款人以标的资产的未来受益权作质押取得贷款,原始权益人以信托受益权作为标的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这种
图 4.2 正常情况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匹配情况各期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对专项计划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覆盖倍数均可保持在 1.05 倍以上,基础资产预期现金流对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保障情况很好。表 4.13 正常景况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覆盖倍数
单位:万元图 4.3 压力景况 1 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匹配情况基于上述因素的调整,各期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对专项计划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覆盖倍数仍保持在 1.02 倍以上,基础资产预期现金流对优先级资
本文编号:2754831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51;F299.23
【图文】:
图 4.2 双 SPV 交易结构图典型的双 SPV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信托+专项计划,另一种是私募基金+专项计划。在“信托+专项计划”的双 SPV 结构中,借款人以标的资产的未来受益权作质押取得贷款,原始权益人以信托受益权作为标的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这种
图 4.2 正常情况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匹配情况各期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对专项计划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覆盖倍数均可保持在 1.05 倍以上,基础资产预期现金流对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保障情况很好。表 4.13 正常景况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覆盖倍数
单位:万元图 4.3 压力景况 1 下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现金流匹配情况基于上述因素的调整,各期基础资产的预期现金流对专项计划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息的覆盖倍数仍保持在 1.02 倍以上,基础资产预期现金流对优先级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吕凯;;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新规的评析与改进[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07期
2 邱成梅;杨明皓;高川;;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契约结构及其风险研究[J];学术论坛;2013年04期
3 刘元根;;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发展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5期
4 余正宏;;融资租赁公司之创新融资渠道——租赁资产证券化[J];中国总会计师;2013年02期
5 张长全;杨红伟;贾将贤;;我国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模式研究[J];学术界;2010年07期
6 迟君辉;;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防范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衡;我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田蓉;SPV模式选择与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沈竹莺;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在我国的实现方式[D];复旦大学;2008年
5 李苇;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设立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6 胡胜利;论中国资产证券化SPV模式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4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5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