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安置社区现状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99.27
【图文】:
郑州市安置社区现状评价本章主要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安置社区现状进行评价。模糊评价法是数学理论,由美国控制论学者扎德创建。通过模拟人类思维模式,主言变量来处理不确定性的方式,在定量分析和评价界限都不明确的情综合评价。 实证案例的选取及调研郑州市安置社区整体是分布在原城中村处以及城郊处。随着郑州市城地增加,农村居民区减少,安置社区数量增多。郑州市安置社区的数增加,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安置社区类型。通过网络c\索和统计得到,市共有安置社区 230 处(见图 3.1)。
安置社区出现的问题居民空间营造体现在社区转型中生活需求变化和应对社性两个方面。安置社区居民在社区空间利用和营造方面性是新旧生活形方式在城市社区过程中的延续和转换[37空间规划层面置社区居民自我建构休闲空间情况较为普遍。调研数据空间进行活动占比达到 49%,居民自建空间主要是板塑料大棚的搭建。安置社区居民在这些自建的休闲空间。其中社区居民楼下活动占比 33%,在社区银行门口 18%(见图 4.1),这种现象在城市社区实属罕见。49%安置社区居民休闲场地营造
图 4.2 安置社区居民公共空间利数据来源:调研数据区的公共空间占用状况很少。认为社区内是没有公共空间私人共空间的行为(下图 4.3)。55%28%10%59%1%5%30%21%遍 比较普遍 较少 堆放杂物 在公共场合晾晒衣服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占用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虹彬;叶强;;社区更新机制的弹性:英国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2期
2 林慧颖;王士君;宋樝;王雪微;;基于城市更新和景观都市主义思想的棕地改造——以长春市拖拉机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11期
3 童中贤;胡守勇;;城市边缘区被城市化群体社会管理路径选择——基于S市64个公寓楼小区的调查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12期
4 张纯威;柴彦;;北京城市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研究——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分析[J];人文地理;2013年04期
5 胡澎;;日本“社区营造”论——从“市民参与”到“市民主体”[J];日本学刊;2013年03期
6 朱介鸣;;西方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之间的隔阂——以公众参与和社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7 王丽洁;马士宾;;城市旧居住社区外部空间环境更新研究[J];建筑师;2011年05期
8 郑童;吕斌;张纯;;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9 威廉·洛尔;张纯;;从地方到全球:美国社区规划100年[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10 章岩;方可;;是历史在重演吗?——从美国的“城市更新”到中国的“旧城改造”[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琳捷;英国卡迪夫布特社区更新机制及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2 孙罡;村镇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马能睿;张家港保税区安置社区后续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童妙;社区营造模式下戴家巷社区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5 盛东;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小区的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刘林;拆迁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郁新华;安置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李士娟;基于城市新移民社区资源需求视角下的居住社区更新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9 林霖;延续邻里环境的上海里弄街区适应性更新[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7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7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