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9 15:58
【摘要】:逆城市化是西方国家城镇化进入成熟阶段的现象。中国当前的农民工逆城市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在城镇化发展阶段、资源协同流转、城乡福利均衡水平、迁徙人群的福利诉求等四个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由于西方经典人口流动理论不足以全面剖析中国情境下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因素,据此运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经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和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来自城市的驱动推力,土地因素和亲情因素是来自农村的驱动拉力,社会因素在亲情因素、土地因素、经济因素与逆城市化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虽然逆城市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宜成为现阶段人口流动的主流现象。最后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农民工"家庭化、集群化"的市民化,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防止城乡户籍福利价值的倒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奔;;逆城市化,新型城乡的雨露阳光[J];理论参考;2010年02期

2 ;“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中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城乡间出现[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6期

3 姚伟杰;万鲁宁;;城市化大潮中的“逆城市化”现象[J];宁波通讯;2012年02期

4 李芮;郭一娜;青帝;;“逆城市化”缩小英国城乡差距[J];共产党员;2012年04期

5 军刀;;“逆城市化”的指向与愿景——新型城乡的七大特征[J];理论参考;2010年02期

6 海夫;石兰英;;车子+房子:“逆城市化”两大动力——专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J];理论参考;2010年02期

7 刘义昆;;“逆城市化”现象的多重启示[J];创造;2010年10期

8 叶雷;;逆城市化:虚设的忧虑还是美丽的转身?[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11期

9 俞路;邱显平;;转轨以来的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研究[J];俄罗斯研究;2006年02期

10 陈伯君;;“逆城市化”:一个美丽的转身[J];理论参考;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锋军;李玉东;张君卿;;我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邸加萍;;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伯君;“逆城市化”的力量[N];财经时报;2007年

2 成都社会科学院 陈伯君;“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安人和;“逆城市化”提前出现值得重视[N];河北日报;2010年

4 郭文婧;逆城市化:虚设的忧虑还是美丽的转身?[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钟言;应加强对“逆城市化”现象的关注[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谭俞雄;“逆城市化”并非逆流而动[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7 焦家良;在逆城市化背景下应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贵州政协报;2011年

8 全国政协委员 焦家良;在逆城市化背景下应该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全国政协委员 焦家良;“逆城市化”背景下应重构新型农民队伍[N];河北日报;2011年

10 朱迅W

本文编号:2797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97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