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18:21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的最大淡水湖—都阳湖为核心,依托鄱阳湖城市圈,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并重为主要战略构想的生态经济特区。近些年来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周边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新世纪国家计划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共同进步的标杆,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旨大力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视。《规划》中提及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追求的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在新的形势要求下,从前单纯以“经济论英雄”的评价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协调性的高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新的考量。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和当下对比的角度客观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鄱阳湖20个主要县市的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为考察样本对这一地区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 本文应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耦合度进行评价、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两个系统发展速度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性系数对不同污染物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基于协调性约束的DEA模型,分别对环境与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 本文从三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研究,并分别测算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的20个地市和县域2000-2011年中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度。研究结果发现,鄱阳湖各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差距较大,且两系统的协调度普遍偏低。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24;F127;F205
【图文】:

生态经济区,鄱阳湖,年均增长率,新余


2.1.1国民经济发展情况2000年至2011年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和抚州的人均GDP如图2-1所示。可以看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其中,南昌的年均增长率达16.293%,景德镇的年均增长率为16.723%,九江的年均增长率为16.853%,新余的年均增长率24.65%,鹰潭的年均增长率为19.757%,抚州的年均增12

曲线,二氧化硫排放,工业,景德镇


物的排放情况。图2-4给出了 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主要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简单示意图。其中^闾妒谐氏至说筓型曲线,景德镇呈N型曲线,其他地市均呈现出倒N型走势,这说明在工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各地级市也加大了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治理的投入。六个地级市在2000—2005年经历工业的深度发展之后到2010年都开始缓慢回落,二氧化硫排放量也随之减少。;0:1=:::=:: :7、…—…—……—————…A +南昌8 —— ..‘……“,■装 ""“…y 景德镇... :二° ‘ … ‘ ‘ ‘……‘… ‘■‘—广一,一 ■■: 广…■’ 抚州成 / 灸 *><■ r^- ^ r^-cfP qO、cP^ C§^ 身承 ^ QN>图2-4六个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由于2011年的数据缺失,图2-5给出了 2000-2010年六个地区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走势。总的来说,对比2010年和2000年六大地级市工业烟尘的排放量

折线图,生态经济区,鄱阳湖,平均值


着不同程度的尝试和努力。图5-1用折线图描绘了 2000-201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平均值走势。可以清楚的看出十二年来协调度整体处于起伏上升的状态,这些年来协调度虽有不断改善但是整个地区仍然处于不协调阶段。(2)应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速度协调性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各地市的环境恶化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协调性。其中,环境恶化速度主要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表示,经济发展速度以人均GDP表示。关联度越大,说明比较序列与被比较序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评价步骤如下:①设被比较序列为:A(0 = {4(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贺晟晨;王远;高倩;石磊;陆根法;;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8期

2 傅必玲;肖雯;;我国各省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7期

3 胡序威,毛汉英,陆大道,郭文卿;中国沿海地区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地理学报;1995年01期

4 王丽珂;许洪春;;发达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6期

5 李京文;刘治彦;;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位取向分析[J];鄱阳湖学刊;2009年01期

6 傅春;林永钦;;鄱阳湖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指标的形成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年01期

7 龙振华;刘刚;彭浩;张文超;;鄱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黄金国;郭志永;;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2800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00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8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