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资源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0-08-23 13:52
【摘要】:我国大多数城市目前面临着水资源急缺和城市内涝灾害这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增加了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风险。因此我国提出推广海绵城市项目,同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使得城市和生态能和谐发展,提高综合排水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径流和饮用水污染,以保障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同时可投资相关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本文借鉴有关类似项目的经验,结合我国城市的特点构建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海绵城市评价指标,用于进行评价城市现状,分析当前城市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相似工程的实施数据,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等级标准。最后确定关键影响因素,规划最优的目标值以加快促进海绵城市建设成效的完成。具体工作如下:(1)在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和自然、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海绵城市评价的方向,同时借鉴我国海绵城市考核办法和相关研究成果,设计构建了六个准则层。(2)结合现有的相关指标,根据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选取了年均暴雨内涝灾害控制率、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市政管网完好率等26个指标,并利用专家调查法和灰色聚类的思想对指标进行删选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了21个评价因子组成的指标层。(3)为了减少未知因素的影响,利用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思想建立海绵城市评价模型,并对西安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依据西安市2016年的实际建设数据,结合向量相似度法确定权重,分析得到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为Ⅳ级,说明目前的建设还未达到海绵城市的基本要求。然后从各个维度对评估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限制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详细可行的发展建议。最后以减少人力、预算、和土地使用等成本和满足海绵城市的基本要求为目标,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基于模拟退火思想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对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的耦合性,分析规划结果的目标值对关键限制因素的改善效果,证明评价结果和配置模型的合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2;F29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伟伟;郑国全;;城市雨洪利用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2 张亮;俞露;任心欣;孙翔;;基于历史内涝调查的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策略[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23期

3 陈小龙;赵冬泉;盛政;罗睿;;海绵城市规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9期

4 康丹;叶青;;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取值和分解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5年19期

5 赵乃刚;;一种新的基于模拟退火的粒子群算法[J];软件;2015年07期

6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傅微;乔青;王思思;;“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年06期

7 周迪;;海绵城市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6期

8 李俊奇;王文亮;;基于多目标的城市雨水系统构建与展望[J];给水排水;2015年04期

9 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年03期

10 廖彬;;基于未确知理论的艺术品定价模型构建与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年02期



本文编号:2801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01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