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2 何雄浪;郑长德;杨霞;;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7期
3 张浩然;衣保中;;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家;2012年02期
4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5 王文静;吕康银;王迪;;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年09期
6 兰相洁;;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阐释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7 段吟颖;;教育、人力资本与增长:基于中国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01期
8 白勇;马跃如;;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14期
9 李德煌;夏恩君;;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宗成;吴永辉;;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乔欢欢;;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农村和城市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3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董亚娟;孙敬水;;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3期
5 白雪梅;赵峰;;我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6 余长林;;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包含教育资本、健康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理论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7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8 张婧;刘伟;;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以湖南省人力资本为例[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周慧;曹广喜;;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江苏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10 刘长生;简玉峰;;寿命预期、教育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J];当代财经;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铭来;奎潮;;基本医疗保险对国民健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曹景林;李建立;;地方政府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政府管理竞争力数据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杨友才;;产权制度溢出性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滞后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赵立雨;师萍;;基于空间计量的R&D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赵立雨;;基于SFA的区域R&D效率的空间相关性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建先;郑玉歆;;空间计量经济学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9 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成武;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地域性差异及空间特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丽;中国城乡居民家庭贫困脆弱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晓绵;教育、健康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威;东亚经济收敛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陶小龙;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玲铮;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经济增长[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峰;空间计量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中的应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沙曼丽;高等教育的投入效益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路巍;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朱秋琪;人力资本促进国际竞争力提高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陈明鑫;浙江省基础设施的溢出效应和优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袁锦;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王轩;京津冀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唐沙沙;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黄昆;湖南省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萍;田成诗;;区域卫生行业政府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2 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3期
3 刘秉镰;武鹏;刘玉海;;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4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5 刘金全;隋建利;闫超;;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6 张先锋;丁亚娟;王红;;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地理溢出效应的视角[J];经济地理;2010年12期
7 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经济评论;2010年06期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9 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年08期
10 刘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战仁;地理空间视角下我国区域创新非均衡发展的时空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彭连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君敏;一部侧重实证分析的书——《新疆经济增长点研究》简介[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1期
2 ;创业与经济增长[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8期
3 吴晶妹;信用活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3期
4 罗桂元;论创新发明与经济增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5 范方志,李军波;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柳德江,殷凤玲;教育投资对云南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7 曲涛;贾劝宝;;论陇东老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国平;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蒋伟;我对“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理解[J];浙江统计;2005年05期
10 王满仓,佘镜怀,杨二宝;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5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0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