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集凯通(苏州)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多式联运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5:50
【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使得跨国跨区域间的互通有无成为经济发展常态,而实现这种跨区域流通的物流行业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发展物流运输的多式联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当前,诸多物流企业都致力于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已成为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落实国家物流也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当前货物运输中,单一形式的货物运输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货物运送需求。多式联运方式同时利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对固有运输方式实现优势互补,降低单一方式不利影响。多式联运优势在于通过降低中间环节,实现运货时限缩短,有效实现运输费用降低。此外,多式联运是实现货物“门到门”运送的择优途径,通过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所长和各种运输方式的接力运输,不仅提高运输的质量,也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研究中集凯通(苏州)公司多式联运发展研究。通过对多式联运发展的背景分析及有关研究的文献综述,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中集凯通(苏州)公司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公司经营业务和发展现状,并对公司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证,论证发展多式联运的必要性;其次,采用战略分析方法对公司面临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从外部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中观环境的行业环境分析,同时对中集凯通(苏州)公司的内部资源和能力从人力资源、物流配套、合作方、声誉等方面进行阐述,从内外环境分析进行公司战略的SWOT归结,为战略分析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集凯通(苏州)公司发展多式联运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制定具体的策略措施,提出实施保障。发展多式联运不仅对行业内物流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及社会经济的推动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对物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非常有利,并帮助企业有效进行供应链整合,为中集凯通(苏州)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同时也为物流行业中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59.23
【图文】:

趋势图,货运量,增长率,公路货运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跨国跨区域间的互通有无成为经济发展常态,而实现这种跨区域流通的物流行业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国的外向型经济类型也突出了物流运输的重要性。对外贸易进出口量不断递增,使得国内物流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以国内铁路和公路货运为例,图 1-1 列示了我国 1991-2017 年我国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及铁路增长率和公路增长率趋势图,从图 1-1 可以看出,整体来看铁路货运量和公路货运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公路货运量绝对量远远高于铁路运货量,我国的铁路货运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从货运量的增长率变化情况来看,不论铁路货运还是公路货运其增长率均处于波动状况,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分别在 2013 年和 2015 年增长率下跌,此后呈显著的增长态势,2017 年铁路运输量实现 10.7%的增长率。这受益于政府《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等政策和发展战略中对物流发展的支持。

技术路线图,多式联运,苏州,公司发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 论文写作过程中搜集的来自中国知网和相关研究,为本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文献,对该领域的相究有了初步掌握,为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后续计划提出关于进一步研究中通(苏州)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多式联运的相关问题。案例分析为参供了依据,也为撰写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2)实地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法 通过深入了解中集凯通(苏州)业务经营情况,搜集归类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公司发展多式联运进行化的分析,对企业多式联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结,找到充分利用的时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战略分析方法 本文对于中集凯通(苏州)公司发展多式联运略分析采用战略管理的相关分析方法,具体包括 PEST 分析、行业环境部环境分析,研究中集凯通(苏州)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同时结合公前的资源和能力分析,提出中集凯通(苏州)公司多式联发展的措施制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文章技术路线如下图 1-2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洪剑;刘俊生;李新国;;西共体国家客货滚装运输分析及概念布局[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年11期



本文编号:2805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05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1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