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博弈论在排球比赛战术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6 16:14
【摘要】: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排球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战术选择和实施行为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排球比赛战术行为博弈理论的概念、要素、类属和表述,构建排球比赛战术行为博弈分析模型,求解模型得出排球比赛战术行为博弈的纳什均衡。此外,对排球比赛战术博弈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博弈现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从事排球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等,在面临日益激烈的排球比赛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排球运动的规律,开拓思路,提高战术思维能力,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获胜几率。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1)排球比赛战术行为特征与博弈理论的特征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使得博弈理论的相关原理和分析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排球比赛战术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问题,排球比赛战术行为博弈理论为排球运动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方法。(2)依据博弈理论基本原理,排球比赛的战术应博弈分属于“零和博弈”;在排球比赛过程中,根据双方参赛队员的博弈活动诸因素,得出排球比赛战术博弈过程中既存在静态博弈,又存在动态博弈。(3)依照排球比赛战术选择和实施过程的本质特征,认为排球比赛战术博弈中既有战术行为同时博弈,也有战术行为相继发生的序贯博弈,以及兼有同时与相继的混合博弈。(4)排球比赛战术博弈实例分析可以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个角度进行,且都能推理计算出具体的纳什均衡解。排球比赛静态博弈中可以运用反应函数交叉法寻求博弈的均衡解,在排球比赛动态博弈中可以运用逆推归纳法寻求博弈的均衡解,遵循“向前展望,向后推理”的原则。(5)在比赛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运用心理战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优势。(6)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运动员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都与博弈策略选择和实施行为密切关联,对排球比赛战术的选择和运用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224.32
【图文】:

领域,比例,博弈论


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 人博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个里程碑。此外,莱因哈德·泽尔腾、约翰·海萨尼的研究也对博。年代是博弈论与经济学相融合的时期,同时也是博弈论走向成熟的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成为重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核心的分析方济学奖授予 3 位博弈论专家开始,共有 7 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博传入我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到前苏联的影响。我国第一个专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吴文俊 1960 年发表在《数学通报》上的人博弈》,用较为显现的语言系统的介绍了博弈论的相关内容,此展开深入的研究。在数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其他用(图 1),但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已经成为经济学的

女排,奥运会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最佳得分手

对手,女排,赛前,奥运会


21图 4 2016 年里约奥运会女排最佳扣球手在比赛中,信息掌握的多少显得尤为重要,如赛前关于对手的技战术分析,可以了对手的打法特点,掌握对手阵容配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代比赛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盼星;;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攻防能力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2 郝朋;;当代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30期

3 刘文明;唐建军;;乒乓球序贯行动博弈的纳什均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4 郝霖霖;葛春林;钱俊伟;于作军;;排球竞赛中战术行为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李梦尧;;浅析现代排球技战术发展趋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年04期

6 刘文明;杨忠令;楼恒阳;;网球战术行为“混合策略”理论验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7 李康钊;罗建英;;博弈论在体育领域中的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8 殷俊;;刍议博弈论与体育竞赛决策的辨证关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年16期

9 洪庆;;竞技排球运动心理战理论模型的构建[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6期

10 王胜龙;张朋;;浅析排球运动中的博弈现象[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蕊;竞技排球多人进攻战术的组合特征与协同实施[D];苏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亚舟;在竞技排球中应用孙子谋略的分析与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胡正;高水平羽毛球比赛男子单打发球战术的博弈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袁恩民;2001-2010年中国女排技战术运用效果纵向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张海斌;排球比赛战术的博弈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朱永军;《孙子兵法》与竞技排球战术谋略[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6 张洪智;第28届奥运会女排技战术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05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05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5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