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承运人规模不确定下无车承运人平台订单拍卖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14:46
   近两年我国无车承运人平台快速发展,截至2018年2月12日,我国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已经达到229家。无车承运人是专业从事运输服务的企业,分别与货主企业和实际承运人签订运输服务合同,主要解决运输服务的供需匹配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合理降低运输成本是无车承运人平台提高收益、吸引客户企业的重要手段。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基于序贯拍卖理论研究单一专线订单的供需匹配问题。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无车承运人平台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平台现有的供需匹配模式、匹配目标以及实现供需匹配的市场环境。分析发现运输价格信息具有不对称特性且平台需要兼顾供需匹配的效率和效益。考虑到拍卖能够实现信息不对称下资源的高效配置,因此本研究将序贯拍卖应用于多单位同质专线订单的供需匹配中,通过解决最优拍卖批量决策问题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2)考虑货运市场中承运人规模是有限的,因此,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承运人总规模确定下,竞拍者(参与竞拍的承运人运力)规模随订单成交动态变化下的序贯拍卖决策问题。将序贯拍卖模型拓展到竞拍者规模随订单成交动态变化下逆向序贯拍卖模型,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得最优序贯拍卖策略。并基于平台A某一专线订单的交易数据分析平台所处的市场环境对拍卖决策以及平台利润的影响。(3)考虑实际拍卖过程中参与竞拍的承运人规模不止受订单成交量的影响,还受到随机因素的影响,如平台间竞争导致承运人增加或减少等,承运人规模变化具有随机性。因此,本研究问题拓展到承运人总市场规模不确定下平台的序贯拍卖决策。本文设计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序贯拍卖、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序贯拍卖以及基于预测的动态序贯拍卖三种策略,并建立整数规划模型,采用两阶段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以解决承运人规模不确定性问题。同样,基于平台A的交易数据,对上述三种拍卖策略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在承运人规模动态变化情况下,基于预测的动态序贯拍卖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平台的利润。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无车承运人平台供需匹配理论,对平台选择合理的订单拍卖策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724.6;F259.2
【部分图文】:

承运人,历程,交通运输


开始提供装货、卸货服务,一方面保障承运人与货主企业、收货人的有效沟通,面及时检查到货情况,在货物安全到达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证明运输服务完成,相模式承运人能够更早地收到服务费用,提高交易的效率。2.2 无车承运人平台的发展现状交通运输部在推动无车承运人发展、规范无车承运人运营模式方面发挥了重基于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分析知,无车承运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拥有较大潜力。2.2.1 无车承运人平台的发展历程从 2013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及“无车承运人”的概念至今,无车承运人经历了 5 年的发展,从最初的概念,结合互联网等平台进行无车承运人探索,再到交通运输部推行无车承运人试点并企业进行监控,无车承运人正越来越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其发展历程如图 2-3 所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2013

平台车,承运人,三要素


图 2-9 无车承运人平台车货匹配三要素车源都存在虚假信息情况,会对货主企业和承启运地、目的地与描述不符、运量超出描述范甚至是亏本,避免甚至杜绝虚假货源、车源信解决信息真实性问题方面,由物流企业发展而方面,企业拥有长期合作的企业;另一方面,户企业,以上两个优势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息的真实性。量对货主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货车运输程中的丢失、受损等都是货主企业不可接受的路货运的客户企业对运输时间、运输效率的要

示意图,信息交互模式,示意图,承运人


第二章 无车承运人平台订单拍卖环境分析保持车货匹配的效率,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配模式的三个主体是平台、货主企业与实际承运人。业、实际承运人的行为与相互关系会有所不同模式、拍卖模式是当前无车承运人平台应用较式的车货匹配模式是典型的信息交互模式,该模息交互模式下,无车承运人平台的角色是信息不承担运输责任与风险、不保证订单信息与运行发布订单信息、运力信息、自行选择合作方、无车承运人平台 发布货运订单信息发布闲置运力信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军;刘树林;;基于Cobb-Douglas效用函数的多属性采购拍卖[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2 周蓉;王徐;;多物品二次报价拍卖机制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陈胜利;吴辉球;罗云峰;;随机型多物品最优网上拍卖设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8191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191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