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299.2;F206
【部分图文】:
图3.1全国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图(1949-2016)逡逑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Wind数据库整理所得逡逑全国范围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呈稳步增长趋势;以2000年后快发增长,截止到2016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7.35%,进入城市化中等水平阶
_邋rflHIil逡逑—城市化率(百分比)逡逑图3.1全国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图(1949-2016)逡逑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及Wind数据库整理所得逡逑从全国范围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率呈稳步增长趋势;以2000年为节逡逑点,之后快发增长,截止到2016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7.35%,进入城市化中等水平阶段,逡逑如图3.1全国城市化率变化趋势图(1949-2016)所示。逡逑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整体路径、特征以及历史背景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逡逑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1949-1960)。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城市功能逐逡逑步恢复,城市化进程也伴随经济发展逐步推进。建国伊始(1949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逡逑10.64%,至1960年城市化率己上升至19.75%。在此阶段,国家主导的政策因素占据绝对逡逑地位。逡逑第二阶段:停滞倒退阶段(1961-1977)。经济发展经历了稳步的十年
因此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口径,以单位热能为换算标准,将能源消耗统一转化为标逡逑准煤予以考量。逡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能源消耗总量方面,基本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如图3.2能源消逡逑耗总量趋势图所示。尽管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消费与生产的增速此起彼伏,逡逑但仍然难以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199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逡逑超过了能源供给,之后除了个别年份外,供不应求的现象始终存在,且缺口日渐扩大。逡逑能源问题涉及国防、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由于我国能源消耗巨大引起的严重进口依逡逑赖,必然会成为未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逡逑500000逡逑450000逡逑400000逡逑350000逡逑300000逡逑250000逦y逡逑200000邋/逡逑150000逦逦逡逑100000邋^逦逦逦一逡逑50000逡逑—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逡逑I逦逦逦I逡逑图3.2能源消耗总量趋势图逡逑注:(1)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整理所得逡逑(2)单位:万吨标准煤逡逑3.2.2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与发展现状逡逑能源利用效率,又称为能源消费效率、能源效率,用以描述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社逡逑会、经济总效应,可近似将其视同为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总量的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元;;不同产品和工艺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J];陕西发展和改革;2013年03期
2 岳立;宋雅琼;江铃峰;;“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资源科学;2019年05期
3 戈银庆;宗鑫;;双重结构视角下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年09期
4 李文练;;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法律制度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陈凯;郑畅;;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6 韩晓平;;从全球资源配置角度分析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J];红旗文稿;2007年15期
7 王艳;陈振千;;大力推进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J];能源技术;2006年06期
8 ;日本依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J];现代电力;2004年04期
9 黄毅诚;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8年12期
10 黄毅诚;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J];中国电力;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跃进;;提高照明产品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措施[A];第三届照明灯用电器附件及其配套电子元器件科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2年
2 戴岳;冯超;穆海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分析与比较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俊松;;技术进步、结构变动、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能源利用效率[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王亮超;张怀东;麻永强;;邯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工作实践[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静;;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A];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第五次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刁石京;;序[A];电子信息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专集[C];2009年
7 刘君;苏东;;建立矿井能源在线监测系统 提高煤矿能源利用效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段永瑞;贾莹莹;田澎;;基于并列结构CCGSS模型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9 寇世佳;;关于当前节能工作的实践与思考[A];《河南铁道》2011年第4期[C];2011年
10 陈清林;;过程能量综合优化与环境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媛;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N];东方烟草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李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关键[N];科技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王俊;煤电节能降耗成能效提升重心[N];中国电力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温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建设太阳能光伏设施[N];中国建设报;2017年
5 记者 陈雪柠;本市能源利用效率继续领跑全国[N];北京日报;2017年
6 鲁文;山东纺织能源利用效率2020年将达国内先进[N];中国纺织报;2017年
7 全媒体记者 赵海龙;能耗持续下降传递工业加快转型积极信号[N];开封日报;2017年
8 胡f3;以协调发展促能源利用效率提升[N];中国电力报;2016年
9 胡善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须多措并举[N];中国信息报;2013年
10 胡善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多措并举[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振名;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复旦大学;2012年
3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凯;我国城市化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2 宋雅琼;“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3 罗丹;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收敛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沈莲花;经济结构变动对安徽省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5 皇慧慧;政府环境规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6 王艳琼;广西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利用效率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乌英嘎;中蒙两国能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8 晏超群;辽宁省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9 林林;我国政府投资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栾贺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3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