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
【部分图文】:
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2005年以来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表4、图1)。(1)从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来看,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5—2011年,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仅在2008年有所波动;2012—2016年有所下降,表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在早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近年来发展有所迟缓。(2)从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来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自2005—2006年快速上升,并在2006年取得最大值;其后虽在2008—2011年有所上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综合发展指数保持在0.1左右,表明生态环境在此阶段相对稳定,但生态环境的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系统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承受压力不断增大。(3)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看,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系统综合指数也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4)从耦合度看,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在2005—2007年不断提升,从拮抗阶段迈向磨合阶段;2007—2016不断下降,又处于拮抗阶段;整体态势表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基本以对抗状态为主。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增大,二者的耦合程度可能会继续下降。(5)从耦合协调度看,呈现“S”型波动下降曲线,2005—2008年先升后降,2009—2011年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自2011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2016年达到最低,表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使耦合协调度下降。4.2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空间分异
总体而言,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主要处在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分年度看,2005年、2008年、2011年、2015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保持在0.35~0.70、0.34~0.65、0.40~0.70、0.35~0.67之间。2005年耦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宁夏以及河西走廊等地(图2);各省会城市和周边地区耦合度也较高,进入了磨合阶段;河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等省份的部分地级市,因资源利用粗放导致耦合度较低,尚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度在2005—2011年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2008年耦合度明显下降,耦合度值高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各省会城市及部分周边地区,大多数地级市都处在磨合阶段。2011年是耦合度值最高的年份,一些城市也进入磨合阶段,主要集中在陕甘宁地区如吴忠、固原、白银、榆林、宝鸡等城市,河南省郑州周边的许昌、焦作等城市,山东省西部的聊城市和济宁市。值得关注的是,在黄河流域各城市耦合度最高的年份,山西省仍只有省会太原市进入了磨合阶段,其余地级市仍处在拮抗阶段,说明山西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施加的压力增大,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故而处于拮抗阶段。2011—2016年,山东省的临沂、泰安和德州等城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和包头等城市,陕西省的渭南、宝鸡、安康等城市,宁夏的中卫市,甘肃省的武威、陇南等地市耦合度又有所下降,从磨合阶段退回到了拮抗阶段,说明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导致耦合度下降。4.3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
2005年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21~0.60之间,2008年为0.19~0.53,2011年为0.25~0.60,2015年为0.21~0.56。虽然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是总体上耦合协调度处在低度和中度协调状态,且耦合协调度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图3)。2005年,山东省的济南、青岛,河南省的郑州、三门峡,陕西省的西安,宁夏自治区的银川等城市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状态,这些城市大多为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中度耦合协调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省、河南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低度耦合协调区域主要集中在山西以及河南西北部、陕西南部等区域。2008年,仅有山东省的济南市和青岛市、河南省的三门峡市仍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陕西省的西安市、河南省的郑州市、宁夏自治区的银川市,由高度耦合协调下降到中度耦合协调;河南省、甘肃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从中度耦合协调转变为低度耦合协调阶段。2011年是耦合协调度值最高的一年,兰州和太原2个省会城市,也步入高度耦合协调阶段。黄河流域除河南省的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山西省的忻州市、吕梁市外,全部进入了中度耦合协调阶段。2015年,黄河流域各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下降,尤其是山西省、河南省及陕西省的南部地区下降趋势明显。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省会城市以及副省级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而部分资源型城市以及重化工业城市,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接续替代产业支撑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等原因,新型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较为严重,导致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4.4 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对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瑾;;浙江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年04期
2 雷舒砚;徐邓耀;李峥荣;程娟;徐荣悦;;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16期
3 洪富艳;;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路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29期
4 王莉霞;王新民;王国印;;兰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5 张佩佩;董锁成;李泽红;马蓓蓓;;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1期
6 任志涛;王滢菡;;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变化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7 李悦铮;徐凯;王凯;;山东省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4期
8 鹿龙;王娜娜;明立彩;;武汉城市圈城市形态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0期
9 周卫东;孙鹏举;刘学录;;临夏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郑慧;赵永峰;;内蒙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以乌兰察布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冉东亚;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郭占荣;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0年
5 颜家安;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张弘;基于生态环境重建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张继承;基于RS/GIS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彭永林;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政府支撑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2 郭华明;西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3 肖艳玲;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4 陈娜;六安市土地利用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慧;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6 薛成谦;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7 刘则方;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8 程艳;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赫真真;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的解决思路[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60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6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