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现状、评述与改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0-11-01 05:59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概念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制度创新,但其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源类别未能达成共识,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界定不清晰,价值核算还不准确等。此外,其编制工作也进展缓慢。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理论和方法都尚不成熟,需要重新诠释概念,并引入新的核算方法,使其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可以另辟蹊径,借鉴生态足迹的思想,从三方面做出改进:第一,将资源类别界定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能源矿产和非能源矿产七类,以避免重复核算问题。第二,进一步明确土地和矿产两类资源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含义,可以引入生态足迹方法,用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衡量土地资产、土地权益和土地(过载)负债,使得土地过载负债的核算成为可能,且在土地权益核算时能够同时考虑土地面积和质量;可以用已消耗的矿产资源衡量环境负债,以避免环境负债价值的系统性偏误问题。第三,可以将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以估算土地的资产、权益和负债价值,以避免土地价值估算的系统性偏误问题;可以用改进的市场价格法核算矿产或环境的三种价值,避免环境负债价值核算的随意性。引入生态足迹方法可以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易懂,并使得资源的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信。
【部分图文】:

权益,思路,环境负债,矿产


此外,本文将环境负债定义为矿产资源消耗量(也视作矿产负债),相应地将矿产权益定义为矿产剩余探明储量,将矿产资产定义为矿产消耗量和剩余探明储量之和。其可行性和合理性在于:第一,环境污染物(环境负债)绝大部分是在人类利用矿产资源时产生的,而污染物数量难以统计,因此,用污染物的数量作为环境负债数量存在难题。第二,更重要的是,污染物造成的全部危害难以准确核算,人类对许多污染物危害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用污染治理成本或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作为环境负债价值也存在难题。第三,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根据物质守恒原理,将环境负债定义为消耗的矿产资源就可以使得矿产资源核算自然地符合“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这一会计学原理。这种衡量方法使得环境负债不会被系统性低估。理解与核算矿产或环境资产、权益和负债的思路如图2所示。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数量核算方式总结在表2中。表2说明:(1)除湿地外,其他四种土地都根据面积和质量加权累计,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生态足迹方法中的产量因子和等价因子;湿地并不在生态足迹方法的考虑范围,故假设其赤字为0,只简单核算其面积,单位为公顷。(2)生态赤字=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不过当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时,应该将土地负债(本文称之为土地过载负债)记为0。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的单位都是“全球公顷”,其中生态承载力相当于以土地质量为权重的土地面积加总。(3)各种土地的生态足迹都根据当地相关产品的实际产量计算,而不根据当地的消费量计算;通常,二氧化碳足迹在生态足迹核算中被计入林地足迹,但在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并不需要这么做。(4)矿产的剩余探明储量一般是核算当年年底时刻的剩余探明储量,累计消耗量是指当年以及之前年份的全部消耗量,因此必须设定一个初始年份才能核算这二者。但初始年份选择并不重要,因为对于环境负债而言,增量比总量更有参考意义。能源矿产可以折合成标准油当量,各种非能源矿产则只能分别列示。

环境资产,权益,矿产,思路


需要说明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应该重点分析权益和负债项及其变化量,即各指标在前后两个时间点的变化量。本文的核算方式避免了存量与流量并列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两个时间点的两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来反映流量。土地权益数量反映了土地的资源供给潜力,土地过载负债数量项则反映了当前的过度利用程度及权益项的未来趋势。矿产权益数量反映了可供未来利用的矿产资源,矿产负债增量(即环境负债增量)反映了矿产消耗及对环境的压力情况。此外,这些数量指标还可以与人口、产出等指标结合使用。人均指标能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而结合产出则能显示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发展质量。2.2.3 价值核算方法改进思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封志明;杨艳昭;陈玥;;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资源科学;2015年09期

2 薛智超;闫慧敏;杨艳昭;封志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体系设计与实证[J];资源科学;2015年09期

3 陈玥;杨艳昭;闫慧敏;封志明;;自然资源核算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资源科学;2015年09期

4 胡文龙;史丹;;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框架体系研究——以SEEA2012、SNA2008和国家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一种思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8期

5 谢高地;张彩霞;张雷明;陈文辉;李士美;;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J];自然资源学报;2015年08期

6 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核算——从账户到资产负债表:演进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7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 2008和SEEA 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年01期

8 耿建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探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角度[J];中国内部审计;2014年09期

9 封志明;杨艳昭;李鹏;;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4期

10 李扬;张晓晶;常欣;汤铎铎;李成;;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J];经济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ianxin Wu;Yanrui Wu;Bing Wang;;Local Government Debt,Factor Misallo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J];China & World Economy;2018年04期

2 张婷;;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现状述评与改革建议[J];商业会计;2015年24期

3 向书坚;郑瑞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范畴问题研究[J];统计研究;2015年12期

4 苏一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若干问题:意义、现状及方向探索[J];绿色财会;2015年12期

5 耿建新;李洋;尚会君;;编制我国的矿产与能源资产平衡表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06期

6 张昌顺;刘春兰;李娜;;生态服务价值实现机制(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5年06期

7 HU Wenlong;SHI Dan;GUO Chaoxian;;The Framework System of Natural Resource Stat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An Idea Based on SEEA2012, SNA2008 and National Stat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5年06期

8 李广子;周铭山;;衡量资本结构调整的新方法及其应用[J];产业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9 杜方;;我国编制和运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初探[J];中国内部审计;2015年11期

10 杨志宏;;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研究[J];财政研究;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核算——从账户到资产负债表:演进与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年01期

2 耿建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探讨——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角度[J];中国内部审计;2014年09期

3 王泽霞;江乾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国际经验与区域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4年17期

4 甘泓;汪林;秦长海;贾玲;;对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认识[J];中国水利;2014年14期

5 封志明;杨艳昭;李鹏;;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04期

6 王姝娥;程文琪;;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年09期

7 张友棠;刘帅;卢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创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4年10期

8 胡文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10期

9 蔡中华;王晴;刘广青;;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再计算[J];生态经济;2014年02期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封志明;杨艳昭;陈玥;;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进展及其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启示[J];资源科学;2015年09期

2 乔永波;;我国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20年05期

3 赵梦;梁湘波;;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目标实现途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11期

4 谢婧;辛金国;陈俐婷;;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瓶颈和突破点[J];生产力研究;2017年10期

5 李英;刘国强;;新中国自然资源核算的新突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J];会计研究;2019年12期

6 金艺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探索——以矿产资源为例[J];商;2016年13期

7 林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5年20期

8 熊玲;万大娟;沈晨;刘挺;黄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进展及框架结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23期

9 王蔚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秉承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理念[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年04期

10 姚霖;侯冰;;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问题与思考[J];国土资源情报;201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牧遥;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2 吴述松;自然资源租金、公共环境服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分析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年

2 赵晓宇;云南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

3 雷宇羚;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负债账户构建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4 姚智毅;产权视角下的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构建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7年

5 洪燕云;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架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郝亚平;陕西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7 熊玲;江华瑶族自治县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8 胡婷婷;上海市崇明县试编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鲍海跃;自然资源永久主权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路爱琴;自然资源特许权若干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65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65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