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05 08:03
20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关键驱动力,受到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高度重视。当前,中国顺应国际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明确强调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城市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增长点和动力源,在当前少子老龄化和“抢人大战”的背景下,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分析城市创新时空演变和驱动因素契合了时代背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长江经济带人口流动强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同时《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提出要集聚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创新驱动战略。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设区市为研究对象,用专利授权量和受教育年限分别衡量城市创新能力和流动人力资本水平,运用GIS制图技术和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探索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验证出城市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在此基础上,实证部分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过程,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经济关联性,即沿海城市强于内陆城市、省会城市强于非省...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流动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作用机制图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16第3章城市创新和流动人力资本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分析3.1研究区域概况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图3-1)。行政面积约为20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水平的40%。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均值从2000年的234个增长到2017年的7284个,年增长率达17.59%。图3-1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分布图Fig.3-1Geographicaldistributionmapof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3.2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分析3.2.1城市创新能力的衡量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衡量,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指标。当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专利申请量或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虽然专利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创新能力,但专利仍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主要产物,可以客观反映出区域创新能力大小及区域间创新能力差异,同时其数据来源充足准确,是学界常用的创新衡
第 3 章 城市创新和流动人力资本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分析 量指标。其次,专利授权量较专利申请量而言,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效专利数,因此本文拟采用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大小。 3.2.2 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收益率研究[J]. 李实,张钰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2]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张春红. 统计与决策. 2019(18)
[3]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J]. 刘晔,曾经元,王若宇,詹佩瑜,潘卓林. 经济地理. 2019(07)
[4]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创新模式关系研究[J]. 王艳涛,崔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6)
[5]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解与思考[J]. 李舟,周超. 江南论坛. 2019(06)
[6]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崔志新,陈耀. 经济与管理. 2019(03)
[7]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J]. 周锐波,刘叶子,杨卓文. 经济地理. 2019(04)
[8]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进展——首届中国区域经济学者论坛综述[J]. 张志强,席强敏. 经济研究. 2019(04)
[9]科创网络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孔令丞,许建红,刘鲁浩,梁玲.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4)
[10]中国重点产业创新产出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王彬燕,王士君,田俊峰,浩飞龙. 地理研究. 2019(02)
博士论文
[1]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 鲁志国.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9161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流动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作用机制图
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流动人力资本视角16第3章城市创新和流动人力资本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分析3.1研究区域概况长江经济带是指沿长江附近的经济圈,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图3-1)。行政面积约为20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21%,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水平的40%。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200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均值从2000年的234个增长到2017年的7284个,年增长率达17.59%。图3-1长江经济带地理位置分布图Fig.3-1GeographicaldistributionmapoftheYangtzeRiverEconomicBelt3.2城市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分析3.2.1城市创新能力的衡量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衡量,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指标。当前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专利申请量或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虽然专利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区域创新能力,但专利仍是区域创新活动的主要产物,可以客观反映出区域创新能力大小及区域间创新能力差异,同时其数据来源充足准确,是学界常用的创新衡
第 3 章 城市创新和流动人力资本时空演变及空间关联分析 量指标。其次,专利授权量较专利申请量而言,是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效专利数,因此本文拟采用专利授权量来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大小。 3.2.2 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收益率研究[J]. 李实,张钰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2]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张春红. 统计与决策. 2019(18)
[3]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J]. 刘晔,曾经元,王若宇,詹佩瑜,潘卓林. 经济地理. 2019(07)
[4]人力资本结构与技术创新模式关系研究[J]. 王艳涛,崔成.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06)
[5]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理解与思考[J]. 李舟,周超. 江南论坛. 2019(06)
[6]区域技术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崔志新,陈耀. 经济与管理. 2019(03)
[7]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J]. 周锐波,刘叶子,杨卓文. 经济地理. 2019(04)
[8]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进展——首届中国区域经济学者论坛综述[J]. 张志强,席强敏. 经济研究. 2019(04)
[9]科创网络推动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J]. 孔令丞,许建红,刘鲁浩,梁玲. 上海经济研究. 2019(04)
[10]中国重点产业创新产出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王彬燕,王士君,田俊峰,浩飞龙. 地理研究. 2019(02)
博士论文
[1]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 鲁志国.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899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89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