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ZC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8:17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以及企业用工形式的多元化改革,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应用很广泛。作为当今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劳务派遣是在人力资源市场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由市场主导,企业自主选择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用工模式。所以,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出现和成型使得企业原本固化的用工模式变得更加丰富,得到了企业和雇员的广泛认可,并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熟。在我国,使用劳务派遣员工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大中型老牌企业,因为对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原本单一的人员结构组成已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劳务派遣员工的出现刚好解决了我国国企的现实需求。但是由于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引入我国时间较短,与常规的用工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我国绝大多数用工单位以及劳务派遣公司对派遣人员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激励形式单一,缺少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机制,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等。所以,急需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善用工单位以及劳务派遣公司对派遣员工的管理和使用。本文以ZC公司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陈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相关经验和研究现状等;...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ZC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图1.1论文框架结构图??

流程图,劳务派遣,三方关系,流程图


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是寻求合适劳动者以及后续服务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并??且,也是监督和制衡的关系。三方之间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为这种用工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见图2.1。??-12-??

流程图,劳务派遣,员工管理,公司


ZC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问题研宄司组织职工参加的活动也不邀请劳务派遣人员参加,被彻底地边缘化,来为公司凑数的,随时都有被辞退的可能。这样的对待使得ZC公司的法融入企业中,无法将自己视为ZC公司的一份子为企业无怨无悔的奉司而言,其实是变相的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也是一种损失。“三方”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双因素理论视角下支局长激励问题的研究[J]. 李鹏.  中国邮政. 2018(09)
[2]不同地区创新人才需求的差异分析[J]. 孙晓华.  生产力研究. 2018(07)
[3]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及激励研究[J]. 邹文卿.  中国集体经济. 2018(18)
[4]如何做好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工作[J]. 王伟.  今日财富. 2018(05)
[5]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研究[J]. 陈思.  人力资源管理. 2018(02)
[6]市场转型下航天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索与研究[J]. 陈华.  航天工业管理. 2017(09)
[7]同工同酬在劳务派遣员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 郑琪.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05)
[8]浅谈对劳务派遣制员工实施有效激励的方法和途径[J]. 高忠.  人才资源开发. 2017(01)
[9]生产制造型企业劳务派遣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 侯宇,贾建楠.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2)
[10]我国高校编外用人问题研究[J]. 俞贺楠.  人事天地. 2015(07)

硕士论文
[1]心理契约视角下A公司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 邱浩.云南财经大学 2018
[2]城投债券信用评级研究[D]. 林茂仙.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M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 田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4]西安联通公司劳务派遣制员工激励方案改进研究[D]. 韩其冬.西北大学 2014
[5]中国移动C分公司劳务派遣制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 谭慎虎.山东大学 2013
[6]邵阳移动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方案设计[D]. 夏长征.湘潭大学 2013
[7]A公司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 刘士卿.华中科技大学 2011
[8]深圳移动公司知识型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研究[D]. 许明.华中科技大学 2007
[9]我国劳动力派遣发展问题研究[D]. 狄永华.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1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921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