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3 05:32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状态,中国作为此次技术革命的中心国家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与直接。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部分,也有消极的部分,本文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首先,本文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经两次高潮与两次低谷,现在得益于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迎来了第三次高潮。美国白宫为此连续发布三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凸显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但是,人工智能发展也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域,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会产生新的行业、新的部门、新的产品,创造出新岗位的同时,雇佣部分从原部门被排挤出的劳动力。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与补偿效应。但是由于技术进步与机器的改良,在原生产部门,会有一部分劳动力被排挤,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有一部分生产部门,会由于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出现被直接淘汰,就业岗位全部被破坏。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与排挤效应。根据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现实数据研究,我们发现技术进步的创造补偿效应并不能够对...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英国、美国18-21世纪人均GDP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英国,增长率,美国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人工智能研究报告整理得出图 3.2 英国、美国单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趋势同之前的 GDP 分析不同的是,劳动生产率的分析呈现出了增长缓慢甚至是下降趋势。从图 3.2 中,不难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都是非常缓慢的。而对此给出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是技

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


15数据来源:The Conference Board Total Economy Database(2018)图 3.4 选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与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蒋南平,邹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2]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未来劳动力结构变化趋势——理论、证据及策略[J]. 朱巧玲,李敏.  改革与战略. 2017(12)
[3]AI正在危及人类的就业机会吗?——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赵磊,赵晓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06)
[4]美国新的人工智能报告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孙柏林.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7(10)
[5]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理与对策[J]. 王君,张于喆,张义博,洪群联.  宏观经济研究. 2017(10)
[6]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历史分析和前沿进展[J]. 王君,杨威.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7)
[7]必须重新审视第三产业的就业问题——基于马克思失业理论的视角[J]. 蒋南平,蒋玲.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02)
[8]技术进步方向诱发劳动力结构优化了吗?[J]. 董直庆,蔡啸.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5)
[9]“机器换人”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藩篱与跨越[J]. 刘晓,徐珍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4)
[10]刘易斯拐点——基于马克思产业后备军模型的解析与现实意义[J]. 吴垠.  经济学动态. 2010(10)



本文编号:2974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974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