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城镇化、工业化与居民消费:内在机理与实证研究*——来自世界162个国家(地区)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21-02-21 06:20
  目前学术界关于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自发的"U型"演变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并未用众多国家的海量数据进行经验检验,显得这一研究缺乏充足的实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世界162个国家(地区)1960-2017年面板数据展开深化研究。经研究发现,这种演变趋势并不能自发产生,工业生产率对演变过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一般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因此,中国应立足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城镇化、工业化与居民消费:内在机理与实证研究*——来自世界162个国家(地区)的经验证据


中国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变动(1978-2018年)

拟合曲线,居民消费率,哥伦比亚,印度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阐述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U型”演变关系,但忽视了深入剖析“U型”关系背后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比如,如何才能从规模化向市民化阶段转变?我们认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U型"演变关系能够自发产生”这一结论并非不言自明,也不符合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实际:比如,一些发展中国家,即使城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也并未迈入“U型”曲线的右半边,居民消费率还是不断下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始终保持着负相关关系。1960-2017年印度的城镇化率由18%提高至34%,而居民消费率却从78%下降至56%;同期,哥伦比亚的城镇化率由46%提高至80%,居民消费率同样从70%下降到61%(见图2)。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国家停滞在“U型”曲线的左半边?我们认为,即使城镇化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U型”演变关系,这种转变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存在导致“U型”拐点变化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也有文献认为,人均GDP是影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乔向楠、张欣和贾晶茹,2017;Herderson,2000;Rostow,1990)。但这似乎并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地区)在人均GDP相对较低时发生了城镇化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由负到正的相关关系转变,而另一些国家(地区)在相似甚至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却没有出现类似的转变。按照世界银行2017年的标准,刚果(布)和喀麦隆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是2576美元和1503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在1960-2017年间,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相关关系实现了由负到正的转变(见图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耳其和匈牙利,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为14933美元和15648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人均GDP远高于刚果(布)和喀麦隆,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却(1960-2017年间)始终保持负相关关系(见图4)。还有一些国家(地区),比如,毛里求斯和厄瓜多尔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为10186美元和527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两国的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明确的(见图5)。

拟合曲线,居民消费率,喀麦隆,刚果


也有文献认为,人均GDP是影响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乔向楠、张欣和贾晶茹,2017;Herderson,2000;Rostow,1990)。但这似乎并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地区)在人均GDP相对较低时发生了城镇化率和居民消费率之间由负到正的相关关系转变,而另一些国家(地区)在相似甚至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却没有出现类似的转变。按照世界银行2017年的标准,刚果(布)和喀麦隆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是2576美元和1503美元,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在1960-2017年间,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相关关系实现了由负到正的转变(见图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土耳其和匈牙利,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为14933美元和15648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人均GDP远高于刚果(布)和喀麦隆,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却(1960-2017年间)始终保持负相关关系(见图4)。还有一些国家(地区),比如,毛里求斯和厄瓜多尔2017年的人均GDP分别为10186美元和5270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两国的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明确的(见图5)。图4 土耳其和匈牙利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的散点图和线性拟合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镇化与中国居民消费率的变动:理论与实证分析[J]. 刘子兰,李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5)
[2]居民消费率一般演进规律与我国的特殊性研究[J]. 乔晓楠,张欣,贾晶茹.  经济纵横. 2017(04)
[3]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J]. 江小涓.  经济研究. 2017(03)
[4]城市化率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关系研究[J]. 丁建勋.  消费经济. 2014(04)
[5]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J]. 雷潇雨,龚六堂.  经济研究. 2014(06)
[6]经济改革、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WDI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J]. 田艳平.  宏观经济研究. 2014(04)
[7]中国城镇化的消费效应研究[J]. 李通屏,程胜,倪琳,钱佳.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3)
[8]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世界银行WDI数据的分析[J]. 刘华,徐建斌,周琦深.  中国软科学. 2012(07)
[9]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J]. 邹红,卢继宏,李奥蕾.  消费经济. 2012(02)
[10]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陈斌开.  南开经济研究. 2012(01)



本文编号:304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04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