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1:49
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不停地为我们敲响警钟,极端气候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地球气候变暖的一项重要原因,相关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中国重申对气候变化履行应有责任的国际大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的碳效应和低碳优化意义重大。本文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相关理论入手,基于陕西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测算陕西省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研究陕西省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强度、利用LMDI因素分解法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运用脱钩理论探索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低碳优化,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1996年到2015年,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在20年间增长了近3倍,其中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林地是最主要的碳汇;省内西安市和榆林市碳排放水平最高,商洛市最低;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2)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和人口规模因素对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增长起促进作用,土地利用效率则会抑...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7 年 8 月陕西造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推进与沿线之都[53]。状调查总面积为 2056.24 万公顷,其中国公顷。耕地总面积 398.95 万公顷,园 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81.05 万公地 30.8 万公顷,其它土地 33.42 万公交通用地1.3% 城镇及工矿用地草地3.9%水域1.5%园地4.0%其它土地1.6%
图 3.4 全国 30 个省份土地利用碳排放 2013-2015 年均值合表 3-6 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全国前三位和最后三位的省份数据来看,土地放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土地利用碳是陕西省的三四倍之多,而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了六七倍,可见一方面碳排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一直持续成比例增长,另一方面诸如土地利用结构用效率、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也会对碳排放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西部地区利用碳排放水平不高,也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低,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占主导(如图 3.5),碳吸收效果显著西部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为粗放,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林地草地力。表 3-6 部分省份 2013-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广东 72812.55 67809.85 62474.79
本文编号:3134387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行政区划图
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7 年 8 月陕西造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推进与沿线之都[53]。状调查总面积为 2056.24 万公顷,其中国公顷。耕地总面积 398.95 万公顷,园 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81.05 万公地 30.8 万公顷,其它土地 33.42 万公交通用地1.3% 城镇及工矿用地草地3.9%水域1.5%园地4.0%其它土地1.6%
图 3.4 全国 30 个省份土地利用碳排放 2013-2015 年均值合表 3-6 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全国前三位和最后三位的省份数据来看,土地放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山东、江苏、广东等地的土地利用碳是陕西省的三四倍之多,而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了六七倍,可见一方面碳排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一直持续成比例增长,另一方面诸如土地利用结构用效率、产业结构等其他因素也会对碳排放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西部地区利用碳排放水平不高,也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但低,林地和草地的面积在土地利用结构中占主导(如图 3.5),碳吸收效果显著西部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较为粗放,实际上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林地草地力。表 3-6 部分省份 2013-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广东 72812.55 67809.85 62474.79
本文编号:3134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13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