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本差距——基于人力资本结构和配置效率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21 13:05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中国要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有效利用。通过国际比较发现,经济体由低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演进过程,通常伴随着人力资本的梯度升级;追赶成功的经济体依次经历了初级人力资本的"倒U型"变动、中级人力资本的"倒U型"变动、最终达成高层次人力资本对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增长跨越的关键节点既与瓶颈突破,也与人力资本结构变动相关联;跨越贫困陷阱的时点往往处于初级教育普及且占比出现下降的拐点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与中等教育的普及并行,同时高层次教育劳动者占比逐渐上升。目前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中低层次劳动力比重较大、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知识消费占比较低及提升缓慢等,并越来越成为阻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未来中国应强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和配置效率,从而为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蓄积力量;建议规范和加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进程,加快与人力资本积累有关的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提高政府资源用于教育、医疗等公共福利的支出等。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美国与个别发达经济体国家人力资本的比较
图1 美国与个别发达经济体国家人力资本的比较发达国家普遍的经验是,经济体要成功实现增长阶段的转型,需要逐步实现由初级教育劳动者为主,转变为中级教育劳动者为主,并最终实现高级教育劳动者主导的增长状态。对此,我们提供进一步的理论解释。钱纳里将经济增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以及发达阶段。经济体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增长驱动模式以资源禀赋为主;处于农业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以初级教育劳动者为主。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意味着增长以劳动和资本驱动为主;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深化,进入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教育水平的要求逐步升高。中国增长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劳动力部门间重新配置就能产生极大的增长动能;初级教育劳动者直接从农业部门流动至工业部门,依靠人口红利优势就可以释放极大的增长潜能。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深化,工业发展对劳动者技能和教育水平的需求逐步升高,要实现工业化阶段较好的发展,劳动力应以中级教育劳动者为主,并逐步向以高级教育为主过渡。因此,如果经济体不能在各个阶段较好地完成劳动者教育结构的转换,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较大阻碍。如泰国,虽然初级教育劳动者占比已经历较长期的下降,但由于占比过大,至今仍是以初级教育劳动者占主导,从而阻碍了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路径。大野健一(Ohno,2009)[19]关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面临的产业升级的“玻璃屋顶理论”中就指出,处于技术吸收阶段的泰国,正是由于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很难达成经由技术吸收实现高质量产品生产的阶段,无法突破迈入下一个产业发展阶段的隐形“玻璃屋顶”,从而使增长陷入停滞的状态。2018年,泰国人均收入仅为6 610美元,离跨越高收入门槛仍有较大的距离。
从国际增长经验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伴随着经济减速增质,发达经济体普遍呈现出高城市化率、高服务业占比和高知识消费占比的特征。这表明,城市化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摆脱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以产品供给为中心的增长模式,转而塑造以要素质量高端化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发挥城市化的消费带动功能,实现劳动力要素质量提升和效率持续改进[24](详见表3)。对此,课题组(2016)[25]提出消费的效率动态补偿命题,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提升和知识创新→效率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循环至关重要,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因此,如果知识消费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链条受阻,将不利于通过整个动态循环实现。现阶段,中国知识消费水平落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消费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这也是转型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科教文卫部门在知识和人力资本资本积累升级中本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多受到管制,市场竞争的缺乏使得相关产业活力不足,无论从提供服务的数量或质量来看,均有待发展和改善。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越集聚:城市化与知识经济的一类理论认识[J]. 袁富华,楠玉,张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迈向中高端研究[J]. 楠玉,袁富华,张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2)
[3]中国区域增长动力差异与持续稳定增长[J]. 楠玉,刘霞辉. 经济学动态. 2017(03)
[4]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J]. 袁富华,张平,刘霞辉,楠玉. 经济研究. 2016(10)
[5]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陈昌兵. 经济研究. 2015(11)
[6]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问题[J]. 袁富华,张平,陆明涛. 经济学动态. 2015(05)
[7]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 李海峥,梁赟玲,Barbara Fraumeni,刘智强,王小军. 经济研究. 2010(08)
[8]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 钱雪亚,王秋实,刘辉. 统计研究. 2008(12)
本文编号:3240730
【文章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美国与个别发达经济体国家人力资本的比较
图1 美国与个别发达经济体国家人力资本的比较发达国家普遍的经验是,经济体要成功实现增长阶段的转型,需要逐步实现由初级教育劳动者为主,转变为中级教育劳动者为主,并最终实现高级教育劳动者主导的增长状态。对此,我们提供进一步的理论解释。钱纳里将经济增长阶段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以及发达阶段。经济体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增长驱动模式以资源禀赋为主;处于农业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以初级教育劳动者为主。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意味着增长以劳动和资本驱动为主;尤其是随着工业化深化,进入工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教育水平的要求逐步升高。中国增长经验表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劳动力部门间重新配置就能产生极大的增长动能;初级教育劳动者直接从农业部门流动至工业部门,依靠人口红利优势就可以释放极大的增长潜能。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深化,工业发展对劳动者技能和教育水平的需求逐步升高,要实现工业化阶段较好的发展,劳动力应以中级教育劳动者为主,并逐步向以高级教育为主过渡。因此,如果经济体不能在各个阶段较好地完成劳动者教育结构的转换,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较大阻碍。如泰国,虽然初级教育劳动者占比已经历较长期的下降,但由于占比过大,至今仍是以初级教育劳动者占主导,从而阻碍了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升级路径。大野健一(Ohno,2009)[19]关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面临的产业升级的“玻璃屋顶理论”中就指出,处于技术吸收阶段的泰国,正是由于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很难达成经由技术吸收实现高质量产品生产的阶段,无法突破迈入下一个产业发展阶段的隐形“玻璃屋顶”,从而使增长陷入停滞的状态。2018年,泰国人均收入仅为6 610美元,离跨越高收入门槛仍有较大的距离。
从国际增长经验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伴随着经济减速增质,发达经济体普遍呈现出高城市化率、高服务业占比和高知识消费占比的特征。这表明,城市化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摆脱大规模工业化时期以产品供给为中心的增长模式,转而塑造以要素质量高端化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发挥城市化的消费带动功能,实现劳动力要素质量提升和效率持续改进[24](详见表3)。对此,课题组(2016)[25]提出消费的效率动态补偿命题,强调“消费结构升级→人力资本提升和知识创新→效率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动态循环至关重要,这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因此,如果知识消费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链条受阻,将不利于通过整个动态循环实现。现阶段,中国知识消费水平落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识消费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这也是转型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科教文卫部门在知识和人力资本资本积累升级中本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多受到管制,市场竞争的缺乏使得相关产业活力不足,无论从提供服务的数量或质量来看,均有待发展和改善。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超越集聚:城市化与知识经济的一类理论认识[J]. 袁富华,楠玉,张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迈向中高端研究[J]. 楠玉,袁富华,张平. 经济体制改革. 2018(02)
[3]中国区域增长动力差异与持续稳定增长[J]. 楠玉,刘霞辉. 经济学动态. 2017(03)
[4]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J]. 袁富华,张平,刘霞辉,楠玉. 经济研究. 2016(10)
[5]突破经济增长减速的新要素供给理论、体制与政策选择[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张平,刘霞辉,袁富华,陈昌兵. 经济研究. 2015(11)
[6]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结构——兼论中国人力资本梯度升级问题[J]. 袁富华,张平,陆明涛. 经济学动态. 2015(05)
[7]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J]. 李海峥,梁赟玲,Barbara Fraumeni,刘智强,王小军. 经济研究. 2010(08)
[8]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J]. 钱雪亚,王秋实,刘辉. 统计研究. 2008(12)
本文编号:3240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24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