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软实力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5 04:29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硬实力建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城市化不断深入,但是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城市群竞争力结构体系严重失衡,相比于硬实力的发展,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与硬实力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由于软实力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建设与城市群软实力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几乎每个城市群都提出了以文化发展推动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思想。但由于相关研究还不成熟,目前关于软实力的研究,主要是从国家、区域、城市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城市群软实力的研究也才刚开始,对城市群软实力的内容理解还不够全面,且在定量研究上,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测度方法的研究还尚未成熟。鉴于此,本文对城市群软实力展开了相关研究,旨在系统的研究城市群软实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定性地分析城市群软实力,然后应用定量的方法测度城市群软实力内、外、正、负软实力子系统水平以及城市群软实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最终找出城市群软实力在建设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从而找到培育城市群软实力的具体方法,提高城市群综合竞争力。首先,本文从城市群、城市群软实力现有研究入手,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充...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珠三角城市群九个城市内软实力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趋势图
珠三角城市群九个城市外软实力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京津冀城市群层级划分研究[J]. 靳艳峰,李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澳门城市软实力评价研究——以大珠三角城市为比较[J]. 李韶驰,程文丽. 城市观察. 2015(05)
[3]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丁爱侠. 学理论. 2015(29)
[4]中国城市群等级类型综合划分[J]. 黄金川,陈守强.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3)
[5]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朱江丽,李子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6]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17市为例[J]. 郭春燕,朱孔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04)
[7]长三角城市软实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 傅祖栋.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06)
[8]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区域软实力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辛永容. 技术经济. 2013(12)
[9]城市软实力内涵研究[J]. 王会玲,陆兰英. 学理论. 2013(32)
[10]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 史进,黄志基,贺灿飞,王伟凯. 经济地理.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岳文海.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马霄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济南市区域软实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时飞.济南大学 2015
[3]神华中海干散货船队整合问题研究[D]. 郝媛媛.大连海事大学 2014
[4]灵活型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张娴.山东大学 2014
[5]多评价主体的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 肖从喜.西南交通大学 2011
[6]城市快速公共交通(BRT)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陈璇.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提升四川省软实力对策研究[D]. 胡建林.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900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珠三角城市群九个城市内软实力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趋势图
珠三角城市群九个城市外软实力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趋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聚类分析的京津冀城市群层级划分研究[J]. 靳艳峰,李钢.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2]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澳门城市软实力评价研究——以大珠三角城市为比较[J]. 李韶驰,程文丽. 城市观察. 2015(05)
[3]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丁爱侠. 学理论. 2015(29)
[4]中国城市群等级类型综合划分[J]. 黄金川,陈守强.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3)
[5]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朱江丽,李子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6]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17市为例[J]. 郭春燕,朱孔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4(04)
[7]长三角城市软实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 傅祖栋.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4(06)
[8]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区域软实力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 辛永容. 技术经济. 2013(12)
[9]城市软实力内涵研究[J]. 王会玲,陆兰英. 学理论. 2013(32)
[10]中国城市群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研究[J]. 史进,黄志基,贺灿飞,王伟凯. 经济地理. 2013(02)
博士论文
[1]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岳文海.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软实力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马霄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2]济南市区域软实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 时飞.济南大学 2015
[3]神华中海干散货船队整合问题研究[D]. 郝媛媛.大连海事大学 2014
[4]灵活型公共交通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张娴.山东大学 2014
[5]多评价主体的快速公交系统服务水平评价研究[D]. 肖从喜.西南交通大学 2011
[6]城市快速公共交通(BRT)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陈璇.北京交通大学 2012
[7]提升四川省软实力对策研究[D]. 胡建林.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9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41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