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差异、规模分布与中国城市效率问题研究——基于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30 13:39
本文采用DEA方法对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变化、效率变化,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规模评价中国城市效率的总体分布状况,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状况。研究发现:(1)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已逐步达到城市效率峰值;与技术进步相比,技术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纯技术效率变化明显高于规模效率变化;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效率水平降低最为严重的区域。(2)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是城市规模却与规模报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与非合意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3)城市效率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均衡,热点地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东北环渤海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云南省,这些地区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聚集效应的分布特点。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人口规模与GDP关系图
技术效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产出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两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四大区域的技术效率波动差异较小,均呈现“U型”趋势,这说明不同区域的要素产出能力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分地区来看,从2003年至2014年间,相较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由2003-2004年的117.4%的区域末位转变为2013-2014的113.6%的区域首位,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趋势最为显著,由2003-2004年的121.6%的区域第二位降为2013-2014年的101.1%的区域末位,降幅达到16.86%;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波动极为相似、差距不大,但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2、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较小,呈现“U型”趋势
2003-2014年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 方创琳,关兴良. 地理学报. 2011(08)
[2]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 刘秉镰,李清彬.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3)
[3]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 郭腾云,徐勇,王志强. 地理学报. 2009(04)
[4]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6)
[5]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 经济学(季刊). 2009(01)
[6]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测度研究[J]. 俞立平,周曙东,王艾敏. 中国人口科学. 2006(04)
[7]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 地理学报. 2005(04)
[8]中国城市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J]. 杨开忠,谢燮.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558306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人口规模与GDP关系图
技术效率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产出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两个方面。研究结果发现,四大区域的技术效率波动差异较小,均呈现“U型”趋势,这说明不同区域的要素产出能力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分地区来看,从2003年至2014年间,相较于其他地区,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由2003-2004年的117.4%的区域末位转变为2013-2014的113.6%的区域首位,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下降趋势最为显著,由2003-2004年的121.6%的区域第二位降为2013-2014年的101.1%的区域末位,降幅达到16.86%;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波动极为相似、差距不大,但中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2、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较小,呈现“U型”趋势
2003-2014年纯技术效率变化的地区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 方创琳,关兴良. 地理学报. 2011(08)
[2]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 刘秉镰,李清彬.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3)
[3]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 郭腾云,徐勇,王志强. 地理学报. 2009(04)
[4]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6)
[5]经济集聚密度与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北京市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陈良文,杨开忠,沈体雁,王伟. 经济学(季刊). 2009(01)
[6]中国城市经济效率测度研究[J]. 俞立平,周曙东,王艾敏. 中国人口科学. 2006(04)
[7]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 地理学报. 2005(04)
[8]中国城市投入产出有效性的数据包络分析[J]. 杨开忠,谢燮.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03)
本文编号:3558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55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