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3:16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工业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城镇化无疑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引擎。同时,新型城镇建设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人口基数的上升,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衍生出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城镇的生态、人文自然环境。因此,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使得人们更加注重构建良好的生态坏境,继而转变对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而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都体现出他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思考。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加以挖掘补充,从而为本文的论述奠定了写作基础。第二章,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的内容、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等相关概念,对基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回顾了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围绕城镇化所产生的问题展开讨论,...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之处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背景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容的概述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2.2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
2.2.3 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与自然是否和谐
2.2.4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2.3 城镇化的涵义
2.3.1 城镇化
2.3.2 城镇化相关理论
2.4 新型城镇化
2.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4.2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2.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义
2.5.1 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2.5.2 有利于促进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2.5.3 有利于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4 有利于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3 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和问题分析
3.1 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历史
3.2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
3.3 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驱赶型”城镇化问题呈现
3.3.2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存在不足
3.3.3 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突出
3.3.4 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4 传统城镇化建设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导行为的缺失
4.2 生态保护意识的欠缺
4.3 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的束缚
4.4 科学技术支撑能力的不足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5.1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5.1.1 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5.1.2 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
5.2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社会建设
5.2.1 注重政企民三方的互动
5.2.2 统筹城乡生态发展一体化
5.3 新型城镇化的绿色产业建设
5.3.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3.2 培育发展新型绿色产业
5.4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科技建设
5.4.1 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
5.4.2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J]. 施苓艳. 法制与社会. 2018(11)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的体会[J]. 李军. 中国生态文明. 2018(01)
[3]刍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当代价值[J]. 常丽霞,韩雨辰. 学理论. 2016(06)
[4]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辨析——以泰安市为例[J]. 付振河.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2)
[5]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陈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余克弟. 求实. 2014(03)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杨雨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12)
[8]论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考[J]. 赵士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6)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D]. 朱玉.齐鲁工业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西安市生态建设探析[D]. 黄方圆.西北大学 2014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曹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3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 郭爱芬.南京理工大学 2010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D]. 郭昭君.兰州大学 2009
[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D]. 王晓琼.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4422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创新之处
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理论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背景
2.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容的概述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2.2 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
2.2.3 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人与自然是否和谐
2.2.4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2.3 城镇化的涵义
2.3.1 城镇化
2.3.2 城镇化相关理论
2.4 新型城镇化
2.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2.4.2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2.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义
2.5.1 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
2.5.2 有利于促进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2.5.3 有利于维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4 有利于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3 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和问题分析
3.1 传统城镇化建设的历史
3.2 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比较
3.3 传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3.1 “驱赶型”城镇化问题呈现
3.3.2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存在不足
3.3.3 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突出
3.3.4 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4 传统城镇化建设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导行为的缺失
4.2 生态保护意识的欠缺
4.3 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的束缚
4.4 科学技术支撑能力的不足
5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5.1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5.1.1 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5.1.2 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
5.2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社会建设
5.2.1 注重政企民三方的互动
5.2.2 统筹城乡生态发展一体化
5.3 新型城镇化的绿色产业建设
5.3.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3.2 培育发展新型绿色产业
5.4 新型城镇化的生态科技建设
5.4.1 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
5.4.2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J]. 施苓艳. 法制与社会. 2018(11)
[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的体会[J]. 李军. 中国生态文明. 2018(01)
[3]刍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当代价值[J]. 常丽霞,韩雨辰. 学理论. 2016(06)
[4]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辨析——以泰安市为例[J]. 付振河.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2)
[5]生态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陈武.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余克弟. 求实. 2014(03)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杨雨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12)
[8]论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考[J]. 赵士发.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6)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我国绿色消费研究[D]. 朱玉.齐鲁工业大学 2017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视阈下西安市生态建设探析[D]. 黄方圆.西北大学 2014
[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曹静.东北林业大学 2013
[4]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 郭爱芬.南京理工大学 2010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D]. 郭昭君.兰州大学 2009
[6]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D]. 王晓琼.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04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60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