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9 21:2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都在向大自然索取着各种资源,如城市用电很大部分来源于煤炭燃烧转化成的电能,通过开采矿石来制造各种产品以及附属品。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耕地产出的粮食作物提供能量,以及来自于畜牧业以及农业的各类农产品提供营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建筑用地不断增多的同时耕地却在不断减少。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供给关系,而是转变为复杂的物质以及空间关系。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与大自然的冲突和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实行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及必须遵守的发展准则。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近年来多数研究使用自然资本存量替代自然资源来描述一个区域可以提供的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自然基础,即把自然资源当成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资本来进行描述。流量自然资本和存量自然资本则是构成自然资本的两个部分,通过这两个概念来描述自然所能提供给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收益和资源储备,人类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这两个概念的范畴。流量自然资本指区域内可再生资源、绿色资源的供给,即区域在没有外界干扰情况下的自然产能;存量自然资本...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自然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2.1.1 自然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发展
2.1.2 自然资本的分类
2.2 自然资本量化体系的发展
2.3 自然资本量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3.1 供给服务及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2.3.2 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核算方法
2.3.3 生物多样性核算方法
2.3.4 多种自然资本的综合核算方法
2.3.5 基于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自然资本利用相关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生态足迹
3.1.2 自然资本利用动态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生态经济理论
3.2.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3 自然资本利用的计量方法
3.3.1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
3.3.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3.3.3 模型补充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自然资本利用动态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及参数的确定
4.2 重庆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变化趋势
4.3 重庆市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变化趋势
4.4 重庆市资本流量占用率与存量流量利用比
4.5 二维生态足迹与三维生态足迹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及时空预测
5.1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5.1.1 耕地面积
5.1.2 林地面积
5.1.3 草地面积
5.1.4 水域面积
5.1.5 建筑面积
5.2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分析
5.2.1 重庆市各地区生态足迹、承载力、赤字分析
5.2.2 重庆市各地区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
5.2.3 重庆市各地区资本流量与存量
5.3 重庆市各区县自然资本预测分析
5.3.1 灰色预测模型GM(1,1)
5.3.2 GM(1,1)灰色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市各区域自然资本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6.1 影响因子及指标选取
6.2 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及建议
7.3 研究特色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自然资本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J]. 王建事,程钰,丁立,王鑫静. 生态经济. 2019(03)
[2]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唐山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 张媛媛. 陕西水利. 2019(01)
[3]淮南市三维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子研究[J]. 程艳妹,任彩凤,郑欣,周立志. 生态科学. 2018(06)
[4]长江经济带能源生态足迹空间效应分析——基于区域分工视角[J]. 周倩,余兴厚,李文华,汪亚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2)
[5]基于三维生态足迹修正模型下宁德市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分析[J]. 张静.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6]东西部地区之间生态补偿的宪政经济学分析[J]. 邹方斌,王翊. 青海社会科学. 2018(06)
[7]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郑德凤,刘晓星,王燕燕,吕乐婷.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0)
[8]关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核算若干概念的讨论[J]. 邱琼,施涵. 资源科学. 2018(10)
[9]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陕西省自然资本动态变化及利用特征分析[J]. 高洁,武虹,盖艾鸿,杨宝龙,李砚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性测度与评价[J]. 刘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5)
博士论文
[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 周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2]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D]. 周树林.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自然资本的替代性研究[D]. 刘平养.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 程艳妹.安徽大学 2018
[2]中国生态足迹家族的研究[D]. 刘鸶瑛.新疆大学 2018
[3]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驱动力研究[D]. 朱晚秋.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沈阳生态环境变迁及其评价研究[D]. 刘海燕.沈阳大学 2018
[5]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莹.安徽大学 2017
[6]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自然资本核算研究[D]. 王萌.河北大学 2017
[7]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白婷.西南大学 2017
[8]2000年来长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及时空格局研究[D]. 杨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渭河流域水资源自然资本价值评估[D]. 霍婷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89385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自然资本的概念及分类
2.1.1 自然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发展
2.1.2 自然资本的分类
2.2 自然资本量化体系的发展
2.3 自然资本量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2.3.1 供给服务及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2.3.2 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核算方法
2.3.3 生物多样性核算方法
2.3.4 多种自然资本的综合核算方法
2.3.5 基于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自然资本利用相关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生态足迹
3.1.2 自然资本利用动态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2 生态经济理论
3.2.3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3 自然资本利用的计量方法
3.3.1 传统二维生态足迹模型
3.3.2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3.3.3 模型补充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自然资本利用动态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及参数的确定
4.2 重庆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赤字变化趋势
4.3 重庆市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变化趋势
4.4 重庆市资本流量占用率与存量流量利用比
4.5 二维生态足迹与三维生态足迹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及时空预测
5.1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5.1.1 耕地面积
5.1.2 林地面积
5.1.3 草地面积
5.1.4 水域面积
5.1.5 建筑面积
5.2 重庆市各地区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分析
5.2.1 重庆市各地区生态足迹、承载力、赤字分析
5.2.2 重庆市各地区生态足迹深度与足迹广度
5.2.3 重庆市各地区资本流量与存量
5.3 重庆市各区县自然资本预测分析
5.3.1 灰色预测模型GM(1,1)
5.3.2 GM(1,1)灰色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市各区域自然资本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6.1 影响因子及指标选取
6.2 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及建议
7.3 研究特色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东省自然资本动态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J]. 王建事,程钰,丁立,王鑫静. 生态经济. 2019(03)
[2]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唐山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 张媛媛. 陕西水利. 2019(01)
[3]淮南市三维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子研究[J]. 程艳妹,任彩凤,郑欣,周立志. 生态科学. 2018(06)
[4]长江经济带能源生态足迹空间效应分析——基于区域分工视角[J]. 周倩,余兴厚,李文华,汪亚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12)
[5]基于三维生态足迹修正模型下宁德市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分析[J]. 张静.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6]东西部地区之间生态补偿的宪政经济学分析[J]. 邹方斌,王翊. 青海社会科学. 2018(06)
[7]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中国自然资本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郑德凤,刘晓星,王燕燕,吕乐婷. 地理科学进展. 2018(10)
[8]关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核算若干概念的讨论[J]. 邱琼,施涵. 资源科学. 2018(10)
[9]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陕西省自然资本动态变化及利用特征分析[J]. 高洁,武虹,盖艾鸿,杨宝龙,李砚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可持续性测度与评价[J]. 刘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5)
博士论文
[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D]. 周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2]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评估[D]. 周树林.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自然资本的替代性研究[D]. 刘平养.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 程艳妹.安徽大学 2018
[2]中国生态足迹家族的研究[D]. 刘鸶瑛.新疆大学 2018
[3]四川省三维生态足迹时空演变与驱动力研究[D]. 朱晚秋.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沈阳生态环境变迁及其评价研究[D]. 刘海燕.沈阳大学 2018
[5]合肥经济圈生态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莹.安徽大学 2017
[6]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自然资本核算研究[D]. 王萌.河北大学 2017
[7]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 白婷.西南大学 2017
[8]2000年来长三角城市群自然资本利用及时空格局研究[D]. 杨敏.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渭河流域水资源自然资本价值评估[D]. 霍婷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89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3689385.html